
联系电话:0451-510356380451-58894187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茂大道66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 COPYRIGHT MADIEE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0000号
技术支持:国裕零雲提供计算支持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及重大社会问题,仅我国就有心血管病人约 3.3 亿人,平均每分钟有 14 人死于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潜伏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隐形杀手,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均逐年升高,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引起动脉狭窄,进而导致一系列譬如急性心梗、脑卒中、下肢坏疽等恶性血管事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健康。当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主要以心血管用药及介入疗法两方面为主,其中,他汀类降脂药物的疗效虽得到广泛认可,但其逆转斑块的作用有限,并可能带来肝肾功能损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介入手段存在有创性,亦具有手术风险大、医疗耗材价格贵、术后血管再发狭窄率高等缺憾之处。
田野教授团队开创的声动力疗法,是一种特定参数的超声波和声敏剂协同作用的治疗方法,得益于低频超声对生物组织较强的穿透能力,可在体表将声能传递至深层组织,通过活化聚集在靶组织或细胞内卟啉类声敏剂,产生活性氧分子,继而诱导细胞死亡或调节细胞功能,声动力疗法可在 1 周之内快速改变斑块成分、减少斑块面积并增大动脉管腔,其疗效显著优于他汀药物,且不会引起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不会造成治疗部位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的损伤。使用声动力疗法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可在 4 周内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田野:项目发明人,公司首席科学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学博士,二级教授,心内科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约翰霍普金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主任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等1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41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5项。培养硕士研究生78名,博士研究生37名。
刘国超:董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工大和清华大学双硕士。现任中国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辰能风投基金总经理,2000年开始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先后管理辰能风险投资基金、龙江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九芝堂雍和启航基金、蓝图清创等六支基金。助推九洲电气(300040)、友搏药业(000989)等多家公司上市,投资案列超百个。是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代表人物。
声动力疗法具有无创性、靶向性、操作简便等特点,目前越来越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和瞩目。田野教授及其团队从 2009 年至今,在该项目上已累计获得 1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 2 项国家支撑计划资助;相关原创性成果在《超声化学》、《血栓与止血》、《心血管研究》等欧美及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 25 篇学术论文,从细胞、动物及临床病人等多方面系统揭示了声动力疗法快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作用和机制;同时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
田野教授课题组从 2008 年起,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快速稳定 AS斑块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即巨噬细胞靶向的声动力疗法。
1)理论上,发现了声动力疗法具有巨噬细胞线性体的靶向性、活性氧产量的可控性及生存 / 死亡方式的选择性,SDT 通过促进线粒体途径凋亡(内源性凋亡),减轻炎症并快速稳定斑块;
2)技术上,筛选了 SDT 的安全高效声敏剂,5-氨基酮戊酸、华卟啉钠等,研发了相关设备,如动脉粥样硬化声动力治疗系统等,并对 SDT 参数与巨噬细胞功能调控与巨噬细胞功能之间的量效关系进行了优化;
3)方法上,建立了 SDT 的临床方案与疗效及案例性评价体系,发掘了 SDT 在下肢动脉闭塞症与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案例性和有效性,发现了 SDT 的细胞精准和靶向性,实现了对 AS 的机理治疗,筛选了安全高效声敏剂,研发了动脉粥样硬化声动力治疗系统相关设备,发明了 SDT 对 AS 的应用。
SDT 与他汀类药物比较在治疗 AS 斑块方面具有靶向安全和起效迅速的优势,SDT 与外科手术及介入比较在治疗 AS 斑块方面具有体外无创和疗效长期维持的优势。SDT 具有安全、有效、无创且易操作的特性,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治疗手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销售预测:2025年:100台,收入3亿元;2026年:200台,收入6亿元;2027年:300台,收入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