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纳豆激酶的制备及冷冻干燥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0-28 浏览量:6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
  • 单位名称或姓名:哈尔滨科技大市场
  • 产业领域:医药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纳豆激酶的制备及冷冻干燥工艺研究”是省科学院学科领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计划项目。项目以课题组前期筛选的菌种为出发菌株,对可能影响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发酵产物酶活为7053IU/g;以盐析法制备纳豆激酶粗酶液,沉淀中纳豆激酶相对剩余酶活为90%,;筛选冻干保护剂,冻干后纳豆激酶酶活保持率达81.2%。制备的纳豆激酶冻干粉在4℃条件下保存1年,酶活保持率可达79.1%。 1.项目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2.投入资金、用途及使用计划 项目预计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和食品、保健食品批文申报。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于冲,硕士,副研究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从事微生物药物和食品微生物领域的研发工作,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源功能食品研发。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一)创新性 第一级。 (二)可行性 本项研究利用豆油生产中的副产品豆粕为原料,进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与传统的大豆相比,使用豆粕为原料发酵生产纳豆激酶,可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本项目分别开展了发酵工艺、纳豆激酶提取、冷冻干燥工艺等研究,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技术,产品经专业机构检测,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且无毒副作用。 (三)成熟性 技术成熟度7级。

行业与市场Industry and market

1.行业状况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纳豆激酶(NK)的产量普遍较低和生产成本较高是限制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因此要将其开发为实用的新型溶栓剂,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发酵工艺提高纳豆激酶的产量就变得非常关键。对于纳豆激酶的生产,在发酵方法上有已广泛应用的液体发酵和固态发酵,近年来研究发现纳豆激酶固态发酵比液体发酵具有更高的产量,且相对于液体深层发酵具有对生产设备要求低、培养基简单且来源广、原料易处理、后处理方便、投资少、对环境无污染、产品适口性好等优点,发展空间广阔。由于发酵菌株和工艺水平之间的差异,NK酶活测定方法的不统一,所得NK酶活性大小具有显著差异性。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采用固态发酵方式产生的NK发酵单位在1500~5000U/g之间徘徊,单位酶活普遍较低。如何减少成本,提高NK产量仍是限制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 2.市场前景与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日常膳食中高脂肪、高蛋白的过量摄取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血栓性疾病已超过癌症和糖尿病成为第一大健康杀手,每年需要进行溶血栓治疗的人数超过300万,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为200万,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40.7%。发展高效特异性溶栓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不良反应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内出血、心梗死、过敏反应等,因此寻找和开发新型溶栓剂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内容。微生物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的溶栓酶来源,其中由枯草芽孢杆菌的亚种——纳豆芽孢杆菌经发酵产生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一种高效血栓溶解酶,较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尿激酶(urokinase,UK)、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具有安全性高效、出血倾向小、体内半衰期长、易吸收、成本低廉等优点,可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或保健食品。 3.目标市场及市场准入条件 针对中老年人群或高血脂人群的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市场。食品生产许可,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4.主要竞争对手 本项目研制的纳豆激酶产品,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在单位酶活、纯度、提取效率、稳定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投入200万元可实现年产纳豆(含纳豆激酶10000IU/g)粗粉10t,目前市场售价530元/kg,每公斤成本180元,年毛利润可达350万元。投资后第二年可收回成本。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