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451-510356380451-58894187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茂大道66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 COPYRIGHT MADIEE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0000号
技术支持:国裕零雲提供计算支持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国林间剩余物每年产生20.29亿吨,可用生物质仅为13.24亿吨。据统计,枝桠、伐根和枯立木等剩余物约占采伐量35%,枝桠所占比重最大,且利用价值也较高,我国综合利用的林间剩余物仅有33%。林间剩余物的利用,能让我国尽早尽快实现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目标。 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将林间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最难处理的部分形成连续化,实现对林间剩余物的割灌(采伐、间伐)、运输以及粉碎。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拥有多台自主设计创新的小型、中型遥控履带式割灌机,拥有双拨禾、双动力机构,能实现大面积割灌,割灌机构可调整位置,实现对不同灌木类型进行割灌。通过履带底盘以及远距离遥控,实现无人化割灌。将林间剩余物的最难的割灌(采伐、间伐)环节变成自动化、无人化操作。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自主创新设计多台不同功能的自走履带式式剩余物运输车,通过研究现有问题,运输车拥有单、双履带实现多地形运输,拥有重心可调机构,实现整车稳定。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自主创新设计并制造了多台粉碎装备。粉碎装备分为大型、中型以及小型,大型粉碎装备采用轮式行走,可自装卸,并且摆脱供电条件限制,就地粉碎;中型装备采用自走履带式底盘,配有定制刀具组,实现切削、粉碎一体化处理,并且能跟随运输设备自走式进入林下;小型粉碎装备可实现人工搬运,就地粉碎。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实现割灌、运输以及粉碎于一体的林间剩余物利用体系,采用就地割灌、就地运输、就地粉碎的方法,用最简单高效的手段实现林间剩余物利用,为我国林间剩余物的利用提供新思路,意义十分巨大。 项目将采用技术服务的合作方式。
1.技术带头人简介 杨春梅,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中心副主任,机械工程学科林业智能装备研究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林业与木工机械智能化、木材数控加工等领域的研究,并完成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相应成果及奖励。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数控一代木工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任务1项,项目组完成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木材数控微米刨铣加工及智能控制装备研究”项目。 2.研发团队简介 任长清,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机械技术、木工机械技术以及森林防火技术。薛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米加工及检测、木材加工机械设计。丁禹程,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林业机械、木工机械以及森林防火技术。王金聪,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是检测与转换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马岩,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林业机械技术、木工机械技术以及森林防火技术等。
通过设计双动力系统,实现单独工作,割灌机构拥有独立动力原,割灌效果好,行走时割灌机构不工作,安全性极大提高;采用割灌锯片组,拥有快拆机构,可实现根据地形以及需要配备锯片数量,实现大面积或灵活通过性的割灌作业,适用性极强。 农林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运输方面的技术创新性有:采用宽度可调履带式底盘,实现宽度改变,让运输装备能进入林间。配有重心可调机构,实现整车稳定。配有自动绞盘机构,实现无需人工搬运即可实现收集运输。将林间剩余物的运输问题变成自动化,机械化,为林间剩余物的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林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粉碎方面的技术创新性有:通过采用自走式设计,能进入林下进行就地粉碎。可以实现运输装备负责大型剩余物的运输,自走式粉碎装备跟随进行小型剩余物就地粉碎。极大提高林间剩余物利用效率。创新性的设计刀具组,传统粉碎装备只有单向粉碎能力,粉碎能力低,经常停机。创新的设计横纵交错粉碎刀具,在各个方向布置粉碎刀组,大幅度提高粉碎能力。
1.行业状况 林间剩余物的综合利用行业依然处在发展阶段。当前对林间剩余物的利用十分初级,并且没有统一标准。针对林间剩余物的利用并未形成产业,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导致行业内很少有进行专业林间剩余物综合利用的企业。但是,林间剩余物的价值高、回报率高,只是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导致无法进行统一管理。行业内亟需将林间剩余物的各个阶段进行连接,让林间剩余物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链,每个环节都相互连接,形成体系。林间剩余物的资源极其丰富,是十分有前景的行业。 2.市场前景与预测 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是未来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随着现在我国对木材需求量的激增以及限伐政策,导致林间剩余物的高效利用变成十分稳定的方向。我国定制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后,针对木材的利用率更加严格。林间剩余物的利用十分广泛,粉碎后的林间剩余物可以制作成多种形态的木材产物,利用处极多。林间剩余物产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越来越被重视,通过对林间剩余物实际调研,找到问题的关键就是由于地形问题,导致装备无法进入;由于剩余物位置散落问题,导致难以收集运输;由于没有专用设备问题,导致粉碎不完全,无法进行下一步利用。通过创新设计解决行业内问题,实现对林间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市场前景极好。
1.资金用途和使用计划 项目的资金用途和使用计划如下:其中,材料费90万元;测试化验加工费10万元;差旅费10万元;会议费10万元;知识产权费10万元;劳务费5万元;专家咨询费10万元;管理费5万元;合计150万元。 2.投资回报(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投资回收期计算;盈亏平衡计算;社会效益分析) 未来三年,主要以推广林间剩余物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为主,投入林间剩余物割灌、林间剩余物运输、林间剩余物粉碎等企业内,代替传统的散落式剩余物利用方式,采用各个环节紧密连接的方式,实现对林间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形成体系。前期投入3台,实现提高效率100%,降低成本50%。充分宣传产品优点。 项目投产后,投资回收期为原始投资额与净现金流量的比值,故最终算得的投资回收期为3年。 盈亏平衡点等于固定成本比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差,故盈亏平衡点产量为9台。 林间剩余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将割灌、运输以及粉碎配合在一起,通过实际问题创新的设计了各个环节的机器。让割灌、运输以及粉碎变成自动化,减少人工利用,增大安全性。拥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