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0-28 浏览量:3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
  • 单位名称或姓名:哈尔滨科技大市场
  • 产业领域:新材料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制品可作为复合材料制备中间体或者直接加工成最终产品,用于户外步道板、墙板、园林景观建筑材料、室内家居装饰材料、日用品等。项目所用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枝桠材等生物质以及塑料(主要为回收塑料)。包括植物纤维原料与塑料预混合技术、预浸料制备、预浸料成型技术、表面装饰技术等核心技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纤维制备技术、预浸料制备技术和热塑性聚合物贴面技术,首先将原料加工成1-10mm长纤维或以秸秆原形利用,然后与不同形态的塑料和辅料进行混配,再通过挤出或热压或注塑成型为目标制品。植物纤维占60%-80%,无需使用醛类胶黏剂,生产过程和安装使用过程环保。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式。资金用途和使用计划:第一阶段 60万元,结合合作进程及目标产品,落实核心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优化工艺系统运行参数。第二阶段40万元,针对项目环境要求,整合全系统主产品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利用路线,优化环境运行参数。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项目带头人王伟宏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复合材料技术研发。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任务、黑龙江省科技项目、林业公益行业专项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项。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90篇。研发团队中宋永明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复合材料技术研发,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等项目15项;王海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人造板制造工艺、木质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等项目10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发表30余篇;房轶群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复合材料和胶黏剂研究,获得授权专利10项,发表30余篇;刘天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主持完成国家青年基金等项目5项,获得授权专利10项。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项目以可降解秸秆、采伐剩余物等植物为主要原料,废旧塑料做基质,制备高附加值、多种用途的复合材料,实现秸秆和林业剩余物“原料化”利用,缓解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环保性强,技术上实现功能性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 植物纤维与塑料复合生产技术已经过中试,具备较好的成果转移转化基础。

行业与市场Industry and market

我国确立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物质作为碳中性资源加工利用前景广阔。我国木材资源量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快秸秆原料化进程。农作物秸秆和枝桠材纤维绿色复合材料,以其高性能、产品形式和加工形式多样化占有优势,可广泛用于户外步道板、墙板、园林景观建筑材料、室内家居装饰材料、日用品等领域。具有成本较低,性能符合要求,无甲醛等挥发性气体释放,生产和使用安全等优势,市场广阔。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以年产1万吨植物纤维/塑料复合材为例:秸秆和枝桠材原料消耗量:1.5万吨/年;塑料:0.3万吨/年;复合材料产量:1万吨/年;主产品销售额:7000万元/年;年利润:800万元/年;设备投资:500万元;建设周期:8个月;盈亏平衡产量:0.7万吨/年,项目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