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生物技术+种养循环”生猪养殖新模式推广及产业化
发布时间: 2023-10-28 浏览量:3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
  • 单位名称或姓名:哈尔滨科技大市场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研发设计了“生物技术引领、种养循环利用、设备智能高效”的生猪养殖新模式,该模式既符合国家生猪养殖政策趋向,又符合市场对生态、绿色、有机、优质猪肉的高质量需求,更能满足生猪养殖投资企业低成本、高收益和生态环保的发展诉求。 该模式的亮点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用益生菌本地化扩繁技术和阳光大棚发酵床技术的整合实现生猪养殖零排放,破解生猪养殖臭气熏天的空气污染难题;二是通过发酵床技术实现植物秸秆和生物养殖种养良性循环;三是以生猪生态养殖为中心逐步实现生态模式产业化和全产业链技术输出服务产业化扩张;其中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输出服务包括益生菌生物技术输出以及阳光大棚发酵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四是保证了猪肉的绿色有机化,提高猪肉口感和营养。该养殖模式下猪肉品质得到提升,口感体验好,无药残、无抗生素、无激素残留。五是降低了养殖成本和经营风险。与传统养殖相比,猪舍成本节省50-60%,人工清污成本降低90%,节水80%,饲料成本降低15%,抗生素等预防药物费用节省40%,出栏日期提前10-15天。 本轮计划融资5000万,并按照投资方意愿和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战略需要开展股权融资、合作共建、技术服务等。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项目负责人:曹玉昆,东北林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方向为管理学,曾获荣誉:2009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2015、2018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8年,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019年,黑龙江省重点智库《现代林业与碳汇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担任黑龙江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农业生态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项目中心管理者:王德印,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负责该项目在企业中的试运行和基地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亚布力林业局施行4年,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该模式的核心创新技术是益生菌本地化扩繁。利用大豆加工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发酵扩繁,将废弃豆水分级转化成5类有益微生物发酵液,可分别应用于食品、饲料、肥料、环保、发酵床等领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专利集群,共3类50项,未来将会发展到300项以上。运用体系思维和产业链思维,构建了从一产种养循环,到二产精深加工、三产新零售布局,建立渐进式长期性三产融合创新发展产业体系,颠覆传统种养产业发展模式。

行业与市场Industry and market

项目数据表明,与传统集约化养殖模式相比,全成本节省150.99元/头,垫料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猪体健康,生长速度快,肉品质量好,解决了养殖业粪污处理难题,实现了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有机质还田、土壤改良等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中小规模普及推广,符合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该模式具备普遍推广优势。 尚志市委、市政府已将亚布力项目模式列入尚志地方发展规划,签订了《尚志市人民政府 亚布力林业局有限公司地企共建全面推进三产融合循环发展产业模式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决定推广惊哲生态种养模式,地企联合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尚志扶贫攻坚总投资2000万元,4个规模化万头育肥基地惊哲生态养殖项目已落户亚布力镇两处,苇河镇、老街基乡各1处,已划拨土地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开启了全面战略合作模式。周边多个乡镇已与亚布力局进行接触洽谈生态种养项目安排。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绿色有机高品质猪肉的需求逐年上升。本项目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程度越高,单猪成本越低。以存栏500头年出栏1000头养殖基地实验结果进行投资估算,其投资成本为每头1500元左右,每头利润300元左右,如果能引入5000万资金,则投资项目利润总额预计为1000万以上,投资回报率高于20%。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