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451-510356380451-58894187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世茂大道66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 COPYRIGHT MADIEER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16000000号
技术支持:国裕零雲提供计算支持
随着近年来对刺五加相关研究的深入,对刺五加资源的采伐日益严重,造成了刺五加资源的紧缺,现已列为保护植物。本项目针对北药种植等生物产业对于刺五加苗木及相关产品的高产需求,主要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刺五加组培、扦插等人工繁育关键技术,可迅速扩大优良品系的苗木规模。本项目生产的刺五加苗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性状一致、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刺五加人工种值行业,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人工栽培刺五加行业规模化发展和规范化种植。 本项目涉及的技术已具备成熟的体系,目前已在鸡西绿海林业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一方面保障了药材中活性物质高含量,同时也保障了稳定的质量和产量,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无污染的绿色药品、食品,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可以合理调整树种结构,保护野生资源。缓解资源紧缺的现状对发展林区经济、恢复林区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轮计划融资2500万,并按照投资将针对国内、国际等业务需求设立全新的合资公司。
唐中华,技术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围绕东北林源珍贵药用植物资源,形成了“药食两用刺五加关键培育技术”、“杜仲高效培育加工技术体系”等研究成果,并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50篇被SCI收录,以合作者身份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1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基础专项子课题2项、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国家级林业推广项目2项。
本项目建设了LC-MS/MS法测定刺五加11种特异性物质含量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此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实现刺五加10种特异性物质的定量分析,能够高效准确的筛选出优良种源。 本项目具有优质扦插育苗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组培快繁体系,可迅速扩大优良品系的苗木规模,为种植行业提供相对充足的性状一致、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的种苗。 本项目依托的技术涵盖了药用植物种植的各个主要环节,和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为项目的执行提供创新的自主产权技术支撑,保障项目顺利完成,取得预期项目建设效果。
随着刺五加产量下跌情况在短期内难以改善,供需矛盾仍将持续,同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仍在继续深入,在制药、食品、饮品、保健品以及医学研究等领域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使得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总体的市场行情仍然乐观。同时,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中草药走出国门的不断加快,类似于刺五加等高效传统中草药材的市场需求实现长期增长是极大可能的。在除药物生产以外的领域里,刺五加的市场潜力也将被逐渐发掘出来。目前刺五加价格水涨船高,优质得人工种植刺五加苗木具有极大市场潜力。 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农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设对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安置劳动就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市场前景好、规模适度,技术成熟,符合环保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示范性强。项目建成后,可以缓解我国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和生物林业等行业迅速发展对生物活性物质产品原料的需求,与我国药用植物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可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吨,刺五加苗木市场需求每年5000万株以上,与市场需求还有较大的缺口。通过组织、扦插等工厂化繁育技术的突破了刺五加种苗产业的瓶颈,克服了种子繁育障碍的问题,目前本项目技术已在鸡西绿海林业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成果转化后将有效推动人工栽培刺五加行业规模化发展和规范化种植,实现刺五加工厂化繁育,投产三年后,预计年收益约15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