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于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下达的地方标准制定计划,合同编号为2017-211。
红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特有的珍贵用材和经济树种。现仅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省,辽宁有引种。红松树干高大通直,枝叶茂密浓绿,材质致密,材色美观,经久耐用,树皮可提取栲胶,树干可采松脂,种子供食用或药用,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和园林绿化观赏树种。由于过度的采伐开发利用,以及自身的生长特性等综合因素,红松资源日渐减少,现在处于渐危状态,亟待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和种苗复壮、人工造林来恢复红松资源。
②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是采用经过发酵或炭化处理过的农林废弃物与泥炭、珍珠岩等轻体矿物组成的混合物装入一定规格的容器中进行红松苗木培育的方式,与传统露地育苗方式培育的裸根苗相比,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周期短、苗木生长整齐,幼苗可免遭风、霜、干旱等自然灾害袭击,苗木规格和质量易于控制,减轻容器苗木重量,节约造林成本,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缓解春季林区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并可以有效节约红松种子,移栽起苗过程中根系不易损伤、苗木失水少、移栽之后无缓苗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便于育苗工厂化,解决干旱地区和立地条件差的地段红松造林不易成活等实际问题。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育苗基质及配制、育苗设施、容器制备和摆放、播种和植芽、苗期管理、苗木越冬、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等技术。
我国在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方面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红松生长分布区独特的自然气候特点,育苗适宜的条件及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木行业的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编制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可操作性强,宜于推广应用,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能有效地提高红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解决干旱地区和立地条件差的地段造林不易成活等实际问题。对提高我省红松苗木质量、保证造林成效、促进林木生长、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标准对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中育苗基质及配制、育苗设施、容器制备、播种和植芽、苗期管理、苗木越冬、苗木出圃及档案管理等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进行了规范。应用于育苗企业和公司进行红松容器苗木生产,对提高苗木质量、降低育苗成本、保证造林成效、促进林木生长,使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是成熟的,安全的。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项目技术已在伊春森工五营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伊春森工金山屯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黑龙江省鹤立林业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生产。由于各地农林废弃物不尽相同,需实验配比不同的基质比例,使红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伊春森工五营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