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简要技术说明: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术前尽可能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对并存症予以治疗和控制。熟练掌握各种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并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实施麻醉诱导,且及时预防、处理诱导期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律等引起不良血流动力学变化。注意精神方面的准备,减少或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麻醉诱导时,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5~0.2mg/kg、芬太尼20~40ug/kg、万可松0.07~0.15mg/kg、依托咪酯0.2~0.4mg/kg完成气管内插管。诱导期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会对血流量和组织氧合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及时处理。麻醉维持:芬太尼30~60μg/kg。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动过缓者,芬太尼20~40μg/kg,丙泊酚4~12mg/kg.h。在进行低温麻醉期间,应加强各方面的监测:①体温监测:常用的有鼻咽、食管、直肠和血流温度监测。②循环监测:除常规监测心电图外、需有创动脉直接测压,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③电解质的监测和血气监测,维持内环境稳定,为心脏复跳创造条件。④准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㈠通过静-吸复合麻醉完成收费,增收有创动静脉收费及内环境监测费用如:血气等。
㈡⑴熟练掌握各种瓣膜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了解其各种代偿机制。⑵时时的动脉压监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有效的判断循环功能。③中低温麻醉期间,药物代谢的判断,维持PH稳态及内环境的调整为心脏复跳创造条件。④体外循环前并行后有效血浆药物浓度降低,防止术中知晓。⑤血管活性药物的正确使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鸡西市人民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