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课题来源:本课题"痹风痛汤治疗热痹的临床研究"为2015年大庆市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2.研究背景: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该病急性期可见关节红肿疼痛、高尿酸血症。痛风急性期中医证属热痹。目前临床治疗西药应用较多,急性期药物副作用较大,常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甚则出现肝肾损害。本科研项目主要用于观察中药汤剂痹风痛汤治疗热痹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我科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热痹患者60人,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痹风痛汤治疗)和对照组(秋水仙碱加别嘌醇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发作在48小时之内,治疗后病情变化。以证明痹风痛汤治疗的有效性、副作用小等优点,以便更有效应用于临床。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本方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痹风痛汤主要由车前子、土茯苓、白芥子、栀子、知母、梗米、甘草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车前子含琥珀酸、腺嘌呤,通过抑制嘌呤酶的活动,可降低血尿酸浓度,同时可抑制痛风石及肾结石形成;土茯苓、白芥子、栀子、知母、梗米可减轻炎症反应,对尿酸增高无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可起到宣痹之痛、清热祛邪的作用。
2.性能指标:可缓解患者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症状,且用药安全性好。
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相对于国内研究,经查新所得结论为:"可见本项目开展的痹风痛汤治疗热痹的临床研究的以下内容具有独特性。痹风痛汤药物组成:土茯苓、白芥子、车前子、知母、栀子、粳米、甘草。通过临床验证痹风痛汤治疗热痹的作用效果。"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痹风痛汤为我科室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所得,其用于痛风急性期患者,可起到宣痹之痛、清热祛邪的作用,安全性高。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科室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常规应用痹风痛汤治疗热痹患者。作为科室内的协定处方及经验方药,其还需不断扩大其影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大庆市中医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