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尿液RBP、ALB、AQP2蛋白在小儿肾积水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45307895
  • 单位名称或姓名:马志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输尿管梗阻是肾积水的常见病因,其中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也是导致肾积水肾损害的重要因素。目前小儿肾积水多数可通过彩色超声、尿管插管逆行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等方法进行确诊,并在术前对病肾损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但这些方法均是通过积水程度或肾形态学改变来进行评估,上述变化与病肾的损害程度并不一致。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虽可反映肾积水肾损害进展程度,但早期诊断价值不高。通过病肾组织病理分级可较好的反应肾损害程度,但术前病肾组织不易获得,而术后切取组织也仅为局部组织,仍不能完全代表全肾损害程度。因此有必要寻找评定病肾损害程度更为方便、可靠的指标。目前研究发现尿液RBP、ALB、AQP2对肾损害有一定预测价值,有望成为诊断肾损害程度的辅助检测指标。 本研究中正常对照组、A组、B组、C组RBP、ALB呈升高趋势,AQP2呈降低趋势; RBP、ALB、AQP2含量与彩色超声诊断肾积水程度分级密切相关,且随着肾积水程度加重,RBP、ALB呈升高趋升高势,AQP2呈降低趋势。尿液RBP、ALB、AQP2与超声参数密切相关,可反映肾积水程度。但超声诊断肾积水患儿出现肾损害时肾积水程度多数已达到中度至重度肾积水。因此还需进一步探讨可预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RBP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强,尿液无须特殊处理,只有肾损伤才能引起尿中RBP升高,可较为敏感的反映肾小管损伤,且特异性较高。ALB为人血中正常存在的中分子重日质,人尿中含量较低,ALB水平升高反映了肾功能损害,但出现早期或轻微肾病变时,尿蛋白定性为阴性,但尿中已出现微量ALB。已有研究证实,尿液中ALB含量与肾小球基膜损伤程度成正相关。AQP2是一种调节肾集合管对水通透性的关键蛋白,可较好地反映肾浓缩功能,尿AQP2降低表明肾浓缩功能降低。李真珍等的研究也显示,小儿肾积水程度与尿AQP2水平密切相关。 传统超声只能区分肾积水严重程度,不能有效诊断早期肾损害,而尿RBP、ALB、AQP2水平不仅与肾积水程度密切相关,还可早期诊断肾积水肾损害。在肾积水病变早期,患儿可能发生肾损害,此时机体RBP、ALB水平升高,但超声诊断参数变化并不明显,但随着梗阻时间延长,肾小球发生萎缩,此时肾小管损伤更加明显,RBP、ALB进一步升高,可导致基质蛋白聚集,造成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病因导致间质及肾小管病变的最终结果,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也是造成肾损伤不可逆恢复的重要因素。既往的研究显示,尿RBP、ALB、AQP2含量可反映肾损害阶段。本次研究对发生肾损害的界值进行探讨,结果显示,RBP预测肾积水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当最佳截断值为214.00时,敏感度为0.590,特异度为0.909.ALB预测肾积水肾损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当最住截断值为12. 75时敏感度为0.781.特异度为0.818。AQP2预测肾积水肾损害的ROC曲 线下面积为.833,当最佳截街值为55.10时,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641。因此,临床通过检测尿RBP、ALB、AQP2水平,可早期判断肾积水患儿是否发生肾损伤,以指导临床治疗。但本次研究仅为初次研究,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未与其他预测肾损害的讨尿液经典指标进行对比,仍期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