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在AMI患者PCI 治疗术后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3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045206882
- 单位名称或姓名:宁文龙
- 产业领域:数字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其中心肌梗死后心衰是临床心衰的最常见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6%-45%不等,发生率高且危害重。血流动力学评估是急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内容,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时准确判断心功能、肺水肿和容量负荷状态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标。及时准确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及治疗。现国内外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准确度方面仍以有创监测技术为主,但其由于创伤大、高风险、高成本的缺点很难大规模应用于心肌梗死后心衰指导治疗中,在无创监测方面又存在着很多由于操作影响监测结果准确度的问题,NICAS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采用全身阻抗法监测技术,以电流循阻抗最低的路径通过及血液和血浆在身体内的阻抗最低为原理,通过无创手段,对全身电阻抗的变化进行测量,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使此项技术达到无创伤、低风险、低成本的特点,并且其数据准确,符合美国专业认证机构FDA关于与热稀释法CO达到统计学生物相等性的要求,而对比同样无创操作的胸腔阻抗法,还避免了其因呼吸运动及心脏收缩和舒张对信号的影响而导致的测量偏差。该研究旨在通过NICAS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的参数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临床用药,给予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药物治疗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指导思路,使药物治疗更准确、规范。以往常用B 型钠尿蛋白( BNP)和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的评估。BNP在高值与低值之外有诊断价值,但中间段的BNP值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并不大。应用超声进行长期监测和复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由观察者带来的主观差异,但是多变的血流动力学使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下降限制了它的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优化治疗措施,监测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心导管技术的有创性、危险性和高成本限制了它的应用,而NICAS具有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简便、快速、成本低、可动态监测心功能变化、可重复采用和客观量化等特点,性价比高。临床治疗中袢利尿剂是最常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药物,然而过度的应用袢利尿剂将导致肾功能异常、血钾、血钠等离子紊乱不良反应,同时右心室梗死要扩容并禁止利尿剂的应用。NICAS能够随时记录并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了解心衰的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预防血流灌注不足与指导输液量。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了因插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可以较为真实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改变了传统监测局限于单个心脏系统器官的缺陷,将循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测管理,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此次科学研究注重操作的无创性,从而达到低风险,低成本的特点,既能早期准确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损害及抑制情况,了解患者的预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及生存率,同时不明显增加医疗成本及患者的治疗费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大规模推广使用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