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成果受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现代农业体系专项资金及省重点科技攻关等项目的资助。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北菜南运、出口创汇及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针对国外番茄占领我国番茄种子市场的重大问题,重点突破能够替代国外进口品种,选育抗三种以上病害、耐低温弱光、耐热、耐贮运、货架期长、高产适合设施长季节栽培出口的专用品种的选育。采用科学先进的育种技术是实现育种材料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关键,因此着重建立番茄抗病、抗逆的鉴定技术和主要病害抗性基因、耐贮基因及耐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多基因聚合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着重利用抗病、抗逆鉴定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鉴定、筛选、创制优异的育种材料,最终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番茄新品种类型示范推广,加快成果转化。
东农717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为中熟一代杂种,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为115-120天,成熟果金黄色,颜色艳丽,果实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80-100克,座果率高,每穗果8-10个,果实整齐度高,商品性状好,萼片大而美观,果实成熟集中,可成串采收,果肉厚,硬度大,耐贮运,货架期可达30-40天左右,高抗烟草花叶病毒、叶霉病、枯萎病萎病,平均亩产可达8000-10000kg。
该成果推广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绥化等40多个市县,年种植面积已占黑龙江省番茄总面积31%左右,并推广到内蒙、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四川、福建、北京等15个省市,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和华耐园艺科技奖1项。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农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