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课题来源于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重大项目,项目名称为高寒垄作地区秸秆收获设备研制与开发。传统的玉米收获机在收获果穗后将秸秆遗落田间,放火烧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空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农作物秸秆致密成型燃料,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推广,迫切需要解决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难题, 研发农作物穗茎兼收秸秆打捆技术及装备尤为重要。针对玉米机械收获后秸秆含水率高的情况, 在玉米果穗收获的同时将高湿度秸秆进行切割、 集条并铺放在田间晾晒, 利于秸秆水分的散失, 便于秸秆的打捆收获, 以促进其工业化、能源化、 材料化等领域的综合利用, 对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及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常见的打捆机捡拾装置多为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传统的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在捡拾玉米、 高粱等质地较硬的作物秸秆时, 存在弹齿强度性能不可靠,捡拾损失率高,捆包里秸秆的尺寸过大, 秸秆不能直接供给牲畜食用需要二次粉碎等问题。 针对打捆机在收获玉米等硬质类秸秆时,捡拾损失率高, 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低等问题, 研究借鉴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特点,旨在实现捡拾、粉碎一体的捡拾粉碎装置,实现提高捡拾粉碎装置捡拾效率,对质地较硬的秸秆适应性强的目的。中国稻秆年产量超 2 亿 t, 作为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但稻秆资源分布零散, 结构疏松,体积庞大,收贮运较困难, 由于稻秆打捆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稻秆资源的规模化利用。目前用于稻秆收获的打捆机主要为中小型钢辊式圆捆机,此类机型存在效率低、打捆过程易于发生堵塞等问题,开展其钢辊对稻秆摩擦作用特性等基础研究。针对高寒垄作地区秸秆收获农艺技术,实现了玉米穗茎兼收打捆、玉米收获秸秆放铺晾晒、清选捡拾打捆、稻秆捡拾喷菌打捆收获四项工艺创新,创制了相应农作物秸秆收获装备,完成了相应技术指标。实现了玉米穗茎兼收打捆工艺创新,减少了秸秆饲料灰分、重金属等污染,采用地滚刀结构,使秸秆强制提拉切断,提高了收净率;采用果穗苞叶和落粒回收装置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实现了玉米收获秸秆放铺晾晒+清选捡拾打捆两段收获工艺创新,降低了草捆的含水率、含杂率、含土率,实现不落地收获,增加草捆密度,提高其利用价值。实现了稻秆捡拾破碎、自动喷菌打捆收获工艺创新,可完成稻秆的捡拾、喷施生物菌剂、破碎、卷捆等连续作业,提高稻秆饲料化利用价值。项目开发研制了玉米穗茎兼收打捆机、玉米收获及秸秆放铺机、农作物秸秆切割(捡拾)清选打捆机、稻秆青贮圆捆机各1台;玉米及玉米秸秆联合收获工艺创新。提出了玉米茎穗兼收秸秆不落地打捆新工艺,减少了秸秆饲料灰分、重金属等的污染,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技术保障;采用滚筒式割刀,使机器作业过程中将秸秆强制提拉切断,提高了收净率和割刀使用寿命;采用果穗包皮和落粒回收装置,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玉米收获及秸秆放铺晾晒+清选捡拾打捆两段收获工艺创新,减小了草捆的含水率和含杂率,有效提高了草捆质量;农作物秸秆站秆收获工艺创新,使收获后草捆清洁、含杂少,提高草捆密度,扩大运输范围;秸秆捡拾清选打捆工艺创新。通过捡拾清选去杂作业,有效的减少草捆含杂量,提高其利用价值;稻秆捡拾破(切)碎、自动喷菌打捆收获工艺创新。同时完成稻秆的捡拾、喷施乳酸菌、破(切)碎、卷捆等作业,提高稻秆饲料化利用价值。项目研究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EI检索论文8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授权2项,实审中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形成了4项企业标准,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人。开发了玉米穗茎联合收获机, 有助于构建适合于我国的玉米机械化收获体系, 可显著提高玉米收获作业质量, 降低收获劳动强度, 增加玉米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 引导农民扩大种植面积, 提升行业和产业整体水平, 促进种植区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升级。研制了玉米收获及秸秆放铺技术, 可有效提高机型适应性, 延长适收期, 提高收获作业量, 增加作业收入, 降低总损失率, 满足畜牧业对青贮饲料的要求, 同时解决了茎秆焚烧产生的空气污染问题。研制了农作物秸秆切割(捡拾)清选打捆技术, 提高玉米、 水稻等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降低人力劳动强度, 改善土壤营养成分。 将农作物秸秆回收,作为工业原料、 发展生物质能等精细处理方式, 增加农业收入, 创产增收, 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研制了稻秆打捆收获装备,可有效缩短水稻收获的时间, 降低劳动力成本与运输费用等,稻秆青贮的原料便宜,加工工序简单、 运输量少、 稻秆青贮成本显著下降,因此,可使得青绿稻秆作青贮饲料。农作物秸秆在自然状态下是一种劣质粗饲料,其特点是品质不佳,消化率低, 适口性差。 经过处理的秸秆能明显提高营养价值,适口性好,可以增加动物的采食量, 改善秸秆消化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农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