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基于多尺度遥感的农情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建设的工作原则是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主线,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关于“互联网+农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现代农业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构建全省农业全面信息化为着重点,加强“良田、良种、良法、良管”四支撑的系统思维,促进作物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全面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面向应用;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新型农业。项目主要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1)建立完善的作物农情综合监测体系。针对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低、管理技术不到位等问题,研发适用于农田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农情监测装备与机载光谱采集设备,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大田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农情综合监测体系”,通过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资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实现农业生产高度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
(2)建立多尺度农情遥感综合监测平台。针对我国作物生产规模化生产现状以及智能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我省农业发展重大需求,构建集无人机遥感监测、作物光谱信息解析、作物长势及病虫害监测、农田智能灌溉控制、农田小气候自动监测、水稻质量安全追溯等子系统于一体的多尺度农情综合监测平台,采用智能处理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作物生产全过程进行自动监测与智能控制,实现作物生产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与数字化管理。
(3)建立多尺度遥感农情综合监测运维体系应用示范基地。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水稻研究院,开展多尺度遥感农情综合监测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示范。突破传统基于经验的作物生产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作物农情多尺度遥感综合监测模式,在有效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和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经营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农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