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白三烯B4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意义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3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2697445
  • 单位名称或姓名:姜敏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2014年齐齐哈尔市科技局指导性项目。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肿瘤类疾病。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全球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肺癌[1]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到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设的lARC发布的2012年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指出[2],当年全球报道新增恶性肿瘤确诊病例中肺癌占到13.0%,肺癌死亡人数占恶性肿瘤全部死亡病例的19.4%,其中80%为以鳞癌和腺癌为主的非小细胞肺癌,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难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肿瘤转移是恶性标志之一,也是治疗失败和死亡的原因[3],白三烯B4受体是花生四烯酸脂氧化酶代谢通路产物,白三烯B4(lekuoteiene B4 receptor BLT)的结合受体分为两种亚型,即BLT1和BLT20均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CGPCRS),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白三烯B4受体不仅在炎症反应过程中高表达,而且在多种侵袭性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特别是与表皮[4]泌尿、造血、内分泌、神经、及消化等多系统肿瘤的发生、增殖和凋亡等机制相关[5],但对于LTB4受体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别是与人体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尚无相关报导。本课题研究白三烯B4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作为诊断及判断肿瘤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以提高诊断率及生存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目的 研究白三烯B4受体在研究白三烯B4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意义 白三烯B4受体的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恶性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故白三烯B4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会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提供全新方法。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手术切除肺癌组织,50例肺癌周围淋巴结及20例癌旁组织中的白三烯B4受体的表达,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白三烯B4受体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年龄、性别的NSCLC阳性表达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的病理分级(P<0.05)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的NSCLC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故推测白三烯B4受体的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而与患者的具体病理类型、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关系。 四、创见与创新:创新研究了白三烯B4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表达意义,揭示了白三烯B4受体的阳性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恶性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具体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故白三烯B4受体的阳性表达率可能会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全新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五、社会经济效益:经过近几年的临床实践,现已将白三烯B4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节约医疗费用,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白三烯B4受体的阳性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