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任务来源:
该项目来源于2017年社会发展指导项目,项目编号SFZD-2017014。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于儿科临床,技术原理是利用金莲清热泡腾片口服及康复新液外用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后第3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在患者离院时观察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评价标准:显效:48 h内症状消失,无明显疼痛,局部充血好转;有效:72 h内热退,食欲改善,仍有痛感,局部充血好转;无效:72 h后症状仍不退,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三)性能指标:
予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后,患儿以下指标:(1) 体温正常; (2) 流涎消失; (3) 食欲增加; (4) 局部充血好转; (5) 无溃疡形成时间均快于利巴韦林组,临床症状好转快,病情治愈时间短。
(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国外情况: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毒性咽炎, 主要为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有着较强的感染性,但并非是传染病,呼吸道或者是口、粪便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 在夏秋季的发病率较高,1~7岁儿童为此病的好发群体, 此病起病急骤, 并伴随着吞咽困难、咽痛、厌食、惊厥、高热等症状, 本病的临床诊断不难, 但需要与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Bednar口疮、复发性口疮进行鉴别诊断, 此病虽有一定的自限性, 但若是未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可导致患儿出现多种并发症, 并引发心肌损害, 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现阶段国外尚无诊治疱疹性咽颊炎的特效药,多选择病因支持治疗方式,给予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等),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国内情况: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学中属于"风热喉痹"范畴,中医认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多是由外感风热且脾胃积热上攻咽喉所导致,治疗应以清咽利喉、清热解毒为主。双黄连口服液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其是一种解表剂,可起到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黄芩、金银花、连翘,以蔗糖为辅料。其中金银花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其既能宣散风热,还可清解血毒,广泛用于各种热性病的治疗;连翘味苦、性平,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丹毒、温热、痈疡肿毒、斑疹等。两者合用既可起到疏散风热以解表之功效,又具有清热解毒以利咽的效果。再配以苦寒的黄芩,其起到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热以止咳,以上三味药共奏清热解毒、解表之功效。据现代药理学表明,金银花、连翘、黄芩所含多种成分均可起到有效的抑菌作用, 并且可有效缓解发热、咽痛等临床症状。既往临床研究显示,单一用药的临床效果不甚理想,多采用联合用药,因此本次研究中, 我们采用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患儿十分痛苦。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传统抗病毒治疗多采用利巴韦林。但利巴韦林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半衰期长、达到呼吸道表面浓度低,且不良反应较多。金莲清热泡腾片是中药制剂,可解肌清热、除烦止渴、解毒,退热作用更强,可缩短病程,副作用少。康复新液是一种纯中药生物制剂,可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和肉芽组织增生、促进黏膜毛细血管增生、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加速集体创面组织修复;同时,康复新液无刺激,目前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喷药后创面有凉爽感,能迅速缓解疼痛,患儿耐受性和依从性良好。目前尚无两药联用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报道。
(六)作用意义:
金莲清热泡腾片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利巴韦林组,临床症状好转快,病情治愈时间短,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七)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推广应用于儿科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此类人群数量多,个体差异小,应用前景广泛。存在问题:本研究课题样本量偏少,缺乏大样本统计学数据;改进意见:进一步申请课题,联合市区其他医院儿科,加大样本量研究,统计本地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流行病学资料。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