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饲草新品种“龙引细绿萍”越冬保种及快速扩繁技术研发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212800969
  • 单位名称或姓名:殷秀杰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细绿萍(Azolla filiculoides Lamk)是满江红科满江红属的一种水生蕨类植物,是优质饲料又是营养丰富的绿肥作物。细绿萍于1979年4月引入东北农业大学,项目组历经30年连续驯化和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于2010年4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登记为国家牧草新品种,命名为"龙引细绿萍"。 细绿萍在北方室外水面不能越冬,需要在秋末把细绿萍引入室内水池保种。细绿萍对保种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质等条件要求相对较高,越冬保种难是影响细绿萍在哈市地区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细绿萍在哈市越冬保种的相关报道较少。本项目通过系统研究"龙引细绿萍"在哈市越冬的越冬保种技术条件,形成"龙引细绿萍"快速扩繁技术并加以推广,扩大哈市蛋白饲料来源,降低养殖成本,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通过细绿萍冬季保种试验,掌握越冬最佳温度,探讨细绿萍哈尔滨地区冬季保种技术关键点,细绿萍越冬成活率达到80%以上。冬季保种试验表明,越冬最佳温度槽内水温达到10℃,室内温度达到15℃时,细绿萍即可移送到室内进行安全保种越冬,越冬成活率达到80%以上;在3 月下旬或 4 月上旬,选避风向阳池面扩大繁殖,放入种萍后用塑料薄膜盖上,晚上用草帘覆盖保温;到 4 月中、 下旬或 5 月上旬,随着温度的升高种萍迅速繁殖,到 5 月中、 下旬,当种萍长满全池时即可将其移到大的水面进行放养,以上是细绿萍哈尔滨地区冬季保种关键技术。 通过细绿萍春季扩繁试验,施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细绿萍的产草量,萍池水深度对细绿萍的生长速度有直接影响,较浅的水深度更有力与细绿萍的生长和繁殖,春季扩繁期内细绿萍繁殖系数达到0.14以上,0.1mol/L~0.2mol/L的磷酸二氢钾,是促进细绿萍的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细绿萍营养价值丰富,产草量极高,在东北110~125天生长期内,鲜草产量可高达3.6~6.5万公斤/亩;干物质含量27.94%,粗蛋白14.140%,是猪、禽类和鱼等的优良饲草。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农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