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miRNA-206相对表达量检测在神经功能评价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846631188
  • 单位名称或姓名:高红伟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研究应用于于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旨在了解神经离断损伤后不同愈合情况对骨骼肌miRNA-20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骨骼肌miRNA-206表达情况与神经功能恢复间关系。 本项目的神经功能评估采用功能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组织形态学(小腿三头肌湿重维持率、腓肠肌细胞平均面积、神经纤维计数)以及神经电生理(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测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上评价方法均为目前得到公认并广泛应用的实验方法,因此,实验将结合以上测评方法来客观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神经离断损伤后不同愈合情况对骨骼肌miRNA-206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骨骼肌miRNA-206表达情况与神经功能恢复间关系。实验结果:miRNA-206表达与SFI、NCV、小腿三头肌湿重维持率、腓肠肌细胞平均面积维持率及神经纤维计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miRNA-206相对表达量检测可早期准确、可靠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进而了解神经纤维再生情况。技术(参数)水平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论点与依据 近年来失神经骨骼肌再生分化过程成为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热点方向之一,一些特异microRNA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倍受重视。作为最有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的microRNA-206,其在肌萎缩过程中的特异表达一直倍受关注。对于周围神经损伤,虽然新的吻合技术、促神经生长类药物、神经导管材料以及术后各种康复手段等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神经修复水平,但周围神经解剖结构复杂,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效果与患者年龄、受损神经、损伤部位、修复时机、修复材料、术后辅助治疗乃至缝合技术和患者精神心理状况等众多因素相关,诸多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qPCR为miRNA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其有望成为失神经肌萎缩诊疗、功能评价以及预后的标志物。肌肉非特异性或特异性miRNA参与骨骼肌生长发育,其中miRNA-1、113、206在肌细胞分化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miRNA-206在人类胚胎骨骼肌发育中就已经发挥作用,miRNA-206在失神经后肌萎缩的肌卫星细胞分化过程中可以通过抑制Pax7或连接TGF-β和HDAC4调控肌细胞增值分化,而miRNA-133主要在正常骨骼肌发育和功能方面发挥作用,而其表达量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存在何种关系尚无确切研究。 (四)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该技术成果将神经功能评价进行量化,具有一定创造性,量化指标可与传统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动态观察其稳定性,具有先进性。 (五)社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愈合程度的评价提供可靠方案,能够有效的缩短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周期,将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相对而言即是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社会意义: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修复机制、功能评价一直是临床及实验研究人员积极探讨的难题之一,目前结合运动功能评价、感觉功能评价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综合评价是临床上主要的周围神经功能评价方法。因此,若能通过检测肌肉内miRNA-206表达及时判断神经损伤后肌萎缩程度,以及其失神经肌萎缩的分子机制,可延缓或纠正失神经肌萎缩导致运动功能障碍,为赢取更多的有效肌纤维提供时间和技术支持。减轻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带来的痛苦,为社会及医院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 本课题为动物实验,临床工作中神经损伤患者一般病情较复杂,疗效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面临着很多变量的干扰,不同的损伤程度、吻合方式本身就会产生疗效上的不同程度差别,这对本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课题存在一定局限性,神经损伤原因、吻合方式、局部软组织条件、是否伴有血管、肌肉损伤等因素都会影响准确性。目前,临床试验及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随着时间推移或许会发生新的变化甚至退化,故本研究尚需进一步跟踪分析不能提供远期疗效评价,若要获得更准确地疗效评价,尚需进一步研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