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6866746
- 单位名称或姓名:赵旭伟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造成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最有效的治疗是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区域的血液灌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可以激发机体内潜在的神经保护机制,减轻脑卒中后的脑组织损伤。非侵袭性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这种手段可有效降低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但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是否可以抑制谷氨酸释放并未有明确的认识与数据支持。本课题结合临床经验与基础医学实验,自拟缺血后处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在于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NDLIP的神经保护机制。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非侵袭性肢体远端缺血后处理(NDLIP)。NDLIP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专职医生按党莎等人发表文献方法,对其进行操作:血压计袖带以充气压力200mmHg压迫左侧肱动脉,使缺血时程达到为5min,接着放气再灌注5min,右侧上肢肱动脉重复上述步骤,双侧上肢交替进行,连续3日,每日一次3个循环。两组患者疗程均是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上肢外周静脉采血6ml,分离标本待测血清谷氨酸浓度。应用人谷氨酸ELISA试剂盒或BioVision的谷氨酸检测试剂盒灵敏地检测各种样品中的谷氨酸浓度。由主治医师以上专职神经内科医师对两组患者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IHSS)分别于入院治疗前及治疗14d时进行评估,记录NIHSS数据。将评估结果与相应患者治疗期间谷氨酸浓度变化进行相关联分析。其结果是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验证了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再灌注损伤,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血清谷氨酸水平下降差值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NDLIP方法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谷氨酸的释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疗效确切。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同时辅助NDLIP可改善预后。进而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明确NDLIP的神经保护机制,为临床救治急性脑梗死提供新的手段。提高了脑梗死治疗及基础理论的认知,为进一步非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了基础理论,丰富临床经验与基础理论的内涵,提升基础医学在指导临床医学上的学术地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