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寒地玉米秸秆生物制肥及生产水稻育苗土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4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800430410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凤兰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利用东北农业大学生物菌剂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低温秸秆腐熟菌剂”,在秋季和冬季利用过剩农作物秸秆进行发酵制肥,建立寒地秸秆生物制肥的技术体系;利用秸秆腐熟物制备水稻育苗土,优化水稻育苗土的配制比例,并对其栽培效果进行评估,优化腐熟秸秆制备水稻育苗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水稻育苗土的生产基地,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为我省秸秆综合利用、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加快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进程。本项目所处行业为生物产业,主要为寒地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黑土地保护和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本项技术体系的优势体现为:不需要动力电,只用农机可以实现作业;冬季-35℃的外界低温条件下,可以正常腐熟制肥,四季均可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易会;就近就地,成本低,符合农民水稻育苗取土习惯。通过本技术的实施,作物秸秆再利用后,实现还田,为我省秸秆综合利用、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本团队自主研发的寒地农业废弃物腐熟制肥创新技术体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内行业的先进水平,技术成熟度为9级,育苗基质可以批量生产并被使用,为产业化初始阶段。(一)技术的优势 1.秸秆发酵可以杀死秸秆和粪便中的害虫和虫卵,病原体等有害物,避免了病虫害的爆发,规避了原位深翻,深松等还田方式导致病 虫害爆发的风险,具有可持续性;2.有机质含量高,当年利用率可达66.7%,第二年利用率为22.2%,第三年利用率为7.4%,是化肥利用率的3倍以上,减少了化肥和农 药的使用量,降低了污染,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作物口感,保障了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3. 减少了秸秆燃烧对大气污染压力;4. 提高了地力和土壤保水保墒性,抗旱抗涝能力,减少了地表土流失,提高了植物抗旱抗倒伏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5. 秸秆肥还田,带给土壤更多的天然有益微生物及其产生的酶类,提高了土壤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同时,提高了土壤降解农药,除草剂,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能力;6. 土壤中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高,使土壤团粒化,解除了土壤板结和毛细孔带给土壤的盐碱化等危害,同时解除了土壤中有害微生物 的代谢物带给农作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二)通过本技术获得的育苗基质土的优势1. 腐熟物具较高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氮、磷、钾的总含量在4%以上,并且富含黄腐酸,无毒、无臭、无味,安全高效。2. 操作简单,成本低。农户利用现有的机械就可完成育苗基质制备过程,每方水稻育苗基质制作成本约为150元左右。3. 秸秆腐熟过程中,温度在70℃以上长达45天以上,持续高温可杀死病菌、虫卵、草籽,减少苗期农药和杀虫剂使用。4. 腐熟秸秆制成育苗土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出苗较常规育苗提前24小时;土质疏松,不存在顶硬盖现象,根系发达,盘根好;相同 水稻播种量,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可以较正常多插秧20%农田;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时间可缩短3-4天。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农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