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了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对充分利用土壤水分资源及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江平原23个农业气象站1982—2017年土壤湿度、同期气温、降水等数据,采用统计分析、M-K突变检验、时滞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中(0~50cm)土壤湿度的趋势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近37年来三江平原地中0-30cm、40-50 cm土壤相对湿度呈显著降低趋势,并呈阶段性变化,突变年在1997年;30-40 cm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变化;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垂直方向呈现中间层(30-40cm )土壤相对湿度最大,上下层递减的趋势。三江平原土壤相对湿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土壤相对湿度由北到南、由东到西递减趋势。(2)三江平原气温、降水量对各层土壤相对湿度影响程度不同。地中0-20 cm土壤相对湿度主要受4-9月气温、降水量的协同作用影响, 20-30 cm和40-50 cm土壤相对湿度分别受4-9月的气温和降水作用的影响;而地中30-40 cm土壤相对湿度受气温和降水作用的影响不大。(3)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合理地解释气象因子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能综合定量地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10-30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模拟平均误差为7.2%; 20cm、30cm和10-30cm土层模拟效果要优于10cm土层;夏季和秋季模拟效果优于春季,但春季5月份作物播种期模拟效果很好,模拟误差均在6.6%以下。模型可为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佳木斯市气象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