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 任务来源与背景。自选攻关项目。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马铃薯甲虫被列为全球最具危险性的入侵害虫之一,是我国一类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马铃薯等茄科经济作物产业的毁灭性害虫。由于俄罗斯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随时可能入侵黑龙江省,对我省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及防控形成严重压力。2014年我省在东部边境首次发现马铃薯甲虫,2015年疫情迅速扩散,疫情阻截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把好祖国东大门,加强传入扩散前沿区的预警信息,保护松嫩平原等马铃薯主产区安全,从东线切断疫情入侵内陆省份路线,将疫情阻截在边境地区,保护全国茄科作物生产安全,我省开展疫情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三、 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
马铃薯甲虫在我国仅在新疆发生,2014年在我省东部边境首次发现,在我省发生规律不清楚,无法科学监测与防控;没有高效的疫情监测手段;我省植保人员少,而地域面积广且马铃薯种植普遍但地块分散、漏查地块多;马铃薯甲虫抗逆性强,易产生抗药性,及世代重叠严重等,田间防治难。
四、 创见与创新
1、 研究并确定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2、建立并完善了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监测、防控、管理为一体的疫情预警防控体系。研发监测预警管理平台1个,建立马铃薯甲虫监测数据库1个,在疫情传播的关键区设置850监测点、330个诱集区,聘用农民调查员协助开展疫情调查。
3、制定分区阻截、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充分利用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地区地形优势建立马铃薯甲虫阻截带,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有效阻截马铃薯甲虫的侵入和迅速扩散。制定《马铃薯甲虫应急扑灭和封锁技术规程》DB23T/2222-2018,填补了空白。发明了马铃薯甲虫抓捕仪器。
五、取得的成效。
项目推广后,三年累计监测防控662万亩,共挽回马铃薯损失298万吨,挽回潜在经济损失合计59.44亿元。黑龙江省发生马铃薯甲虫地块,全部按照要求进行封锁扑灭,疫情发生范围及面积逐年减少, 2019年疫情发生面积已由最初633亩降至0.04亩,疫点数量由565个将至1个。
黑龙江省是全国对俄阻截马铃薯甲虫疫情扩散至全国的关键区域,是我国的东大门。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全国马铃薯及其蔬菜产业安全意义重大。中俄总理第24次会晤中,提出切实加强非洲猪瘟和马铃薯甲虫等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为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通过项目实施,从我国东线切断疫情向内陆省份扩散的路径,保障了内蒙古、吉林、辽宁及其他省份马铃薯等生产安全,维护我国马铃薯等茄科经济作物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具有极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可复制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