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水稻二化螟数字化测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04596241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春荣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年一直稳定在6000万亩左右,占全国13.6%,是国家稻谷和大米主要生产基地。近些年,水稻二化螟发生范围持续扩大,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上主要害虫,发生范围近年也逐渐东扩与北移,对我省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水稻二化螟在南部哈尔滨市部分县市发生危害,严重的年份产量损失达20%-30%,近些年快速扩散到全省各水稻产区。因此,急需摸清我省水稻生产中二化螟发生规律,掌握田间发生动态,探索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田间监测,实现数字化预报预警,并研究防治指标,制定以监测体系为支撑,数字化信息为基础的"分区协作,分级治理,综合控害"的防控策略,开展无害化绿色防控,以有效解决全省水稻二化螟科学防控,并从根本上研究推广应用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稻谷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防控措施。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1、明确了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发生生活史,分布区域,发生世代区划。水稻二化螟近些年已进一步扩展到我省最北黑河市、东部佳木斯、鸡西、双鸭山、鹤岗等地,北安、密山、饶河、萝北、富锦等县均有诱到成虫,田间可见被害株,饶河秋季零星查到老熟幼虫。确定了哈尔滨市、大庆和绥化部分县份为二代和不完全二代区,其它各地均为一代发生区。 2、研究应用了数字化测报技术。研究发现我省水稻二化螟的性信息素配比与南方省份存在地理区系差异,研制了适应于我省的二化螟性信息素最优配方的性诱剂,并获得我国首个农药登记证,开创了性信息素农药登记的先河。开发了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构建了农作物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物联网监测,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分别达90%和95%以上。 3、明确了我省水稻二化螟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指标。黑龙江省性诱剂诱杀防治成虫适期为6月初至7月中旬;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卵时期为6月下旬;田间喷施生物及化学杀虫剂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为7月上旬田间初见枯鞘时。田间防治指标,水稻分蘖期为每100丛水稻有二化螟幼虫90~116头;水稻孕穗期为每100丛水稻有二化螟幼虫60~103头。 4、筛选出高致病性生物菌菌株。筛选出一株对二化螟幼虫高致病力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Bt6。成功从自然界染菌致死的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布氏白僵菌和一株卵孢白僵菌。 5、制定了绿色防控策略及分区治理的成套防治技术模式。研究制定了依托全覆盖监测预警体系,以数字化测报信息为基础,根据各生态区域发生特点,实行分区治理,针对不同地块开展分级防控,实现综合控害的总体防控策略。 四、创见与创新 1、首次明确了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发生生活史,分布区域及世代区划。 2、研究发现了我省水稻二化螟与南方省份存在地理区系差异,研制了适应于我省二化螟性信息素最优配方的性诱剂,并获得我国首个农药登记;研制出了水稻二化螟新型干式性诱设备(诱捕器);开发应用了昆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与农作物病虫害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水稻二化螟数字化预报,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并为大面积绿色防控提供了技术保障。 3、明确了我省水稻二化螟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指标;筛选出一株对二化螟幼虫高致病力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Bt6;成功从自然界染菌致死的虫体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布氏白僵菌和一株卵孢白僵菌;制定了依托全覆盖监测预警体系,以数字化测报为基础,以性诱为核心技术的分区治理,分级控害的综合绿色防控策略与分级防治模式。 该成果技术先进,应用覆盖面大,有效提高了黑龙江省水稻二化螟测报与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了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和绿色稻米产业发展,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自动智能数据化监测预报技术与新型干式性诱设备的研究应用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其它省市乃至其它国家的水稻二化螟监测预报与防控有引领或借鉴作用。 五、社会经济效益 推广应用以来,尤其水稻二化螟性诱自动智能监测设备及系统在31个县份应用,对预报提供了科学大量数据支撑,三年通过监测平台与性诱自动化智能测报系统共累计获取测报数据121139条,预报提前一周左右,预报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以性诱成虫及生物药剂防控为基础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全省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二化螟重发生与快速扩展,以至于在近10年内,全省大部分县控制在偏轻程度。2017-2019年,三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387亿亩(2017年3800万亩,2018年4670万亩,2019年5400万亩),指导二化螟分区绿色防控面积1026.2万亩,提高防治效果近20%,减少化学农药使用4000多吨,挽回稻谷9.55亿斤,增收节支带来的经济效益40.41亿元。项目成果的广泛推广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大农业智慧发展进程,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社会、生态效益尤为显著,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