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课题来源与背景: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是SO2和氮氧化物在大气或水滴中转化为硫酸与硝酸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的酸性物质。酸雨,被视为"无声的灾祸",是当今人类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降水质量及酸雨污染特征逐渐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酸雨可以引起森林衰亡,造成作物减产,使土壤肥力下降,损害鱼类及水生生态系统等。中国气象局的酸雨观测业务为治理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是服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
黑龙江省从1991年起,陆续成立了16个酸雨观测站。每月月初各台站定期上报酸雨观测数据。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利用酸雨自动处理软件对全省酸雨报文数据进行处理,制作酸雨生态监测旬、月、季、年产品,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改善和治理提供依据。根据酸雨危害程度,酸雨划分为三个等级:无酸雨、弱酸雨、强酸雨。2017年中国气象局修订了酸雨的划分等级(QX/T372-2017),重新划分为较弱酸雨、弱酸雨、强酸雨和特强酸雨,原有的酸雨自动处理软件已经不能适应新规范的要求,为满足当前酸雨监测业务的需要,有必要重新开发一套酸雨自动处理软件。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则侧重酸雨处理软件开发应用、酸雨历史数据整理及报告的全自动化生成,以中国气象局最新酸雨规范为依据,从技术上到报告内容上进一步做了提升和规范处理,为气象系统内部和地方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监测服务,从而提高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酸雨监测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服务水平。
主要论点与论据:一、建立符合最新酸雨等级标准的酸雨监测软件
1、依据最新的酸雨等级标准规范内容,按照日降水pH值等级:较弱酸雨、弱酸雨、强酸雨、特强酸雨,研究酸雨等级的自动划分及空间分布。
2、按照单站某一时段(月、季、年)内酸雨出现次数,研究酸雨(月、季、年)发生的频率。
3、对区域内全部单站(月、季、年))平均降水K值进行统计,对不同值域赋予不同色系,研究酸雨(月、季、年)平均降水K值的空间分布。
二、酸雨历史数据的归档整理,统计历史平均值
1、对全省16个酸雨观测站数据从有电子记录以来的历史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数据处理。
2、统计计算各酸雨观测站的(1-12)月、季、年酸雨PH值、酸雨发生频率等历史均值。
三、简略对酸雨成因进行分析
创见与创新:采用新的酸雨等级划分标准对酸雨数据PH值实现等级自动划分,更新酸雨历史数据平均值,实现监测报告自动生成。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该项目从2020年6月份开始投入业务化应用,经过三个月的对比监测,效果很好。针对原酸雨软件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升级,在酸雨各项指标自动处理的基础上,实现了酸雨监测报告的自动生成,历史数据的分析整理,形成历史均值,减少业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报告内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该项成果的业务化应用不仅提高了酸雨监测服务能力,对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保障。由于取消了人工制作报告,减少业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文本自动生成,可能存在一些小的误差,所以,需要人为进行检查验证。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以达到更加便利更加精确的功能需求。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