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林区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主要经济以木材生产和深加工、生态旅游、林下资源等为主。每年春、秋两季省人影办会根据火险等级情况在大兴安岭林区适时开展飞机增雨作业,有效地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改善和保护这一地区生态环境。但飞机增雨作业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作业天气条件、作业时段和作业区域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实际业务中卫星、雷达等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云的宏观特征,在云微物理方面主要依靠飞机探测资料,由于缺乏机载探测设备在云微物理方面研究较少,而云微物理(云中过冷水含量)是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关键的微物理量,因此利用数值模式结合实测资料研究作业云系的宏、微观特征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利用近5年大兴安岭地区飞机增雨的飞行资料,按照天气形势对云系类型进行划分,利用数值模拟结合观测资料,对不同类型作业云系进行宏、微观特征(云顶温度、云层厚度、零度层高度、过冷水含量、冰晶粒子浓度等)进行研究,进而得出相应增雨作业相关指标。同时结合飞机实际飞行情况对作业合理性进行探讨,进而对飞机作业提出优化方案,以期为大兴安岭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