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CEP资料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雾霾环境参数分析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36162145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娃
- 产业领域: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来自于黑龙江省气象局2016年青年基金项目。
雾霾本来是发生在大气近地面层的一种自然现象,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雾霾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由于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降低,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因此已经被视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处行业属于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气象服务类中的气象服务子类;主要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等活动。通过对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的分析,对不同等级雾霾发生时主要环境条件的阈值范围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对雾霾进行客观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1)对霾发生时有关气象条件统计:
选择与能见度相关程度超过90%置信概率检验的9个环境参数。地表风速在6m/s以下,理查森数大于0.3,逆温强度大于-0.9℃/100m,假相当位温垂直差大于-3K,混合层高度低于1000m,K指数和A指数低于对流天气发生时的经验阈值的情况下,大气垂直和水平方向都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有利于霾的产生与维持。
在统计霾的气象条件分布特征的同时,对比站点资料与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差异。两种资料对应各要素在极端值以外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逆温指数、理查森数、混合层高度、扩散系数在所有分位上都保持一致,一致度最高。另外,从相关系数分析上可以看出,所有9个指数两种资料计算结果的相关关系都能通过0.001以上的信度检验。再分析资料可以代替站点观测资料进行环境参数分布和阈值的统计分析。
(2)对雾发生时有关气象条件进行统计:
除霾分析中的9个环境参数外,代表近地面大气饱和程度的925hPa温度露点差与能见度的相关程度也很高,且与雾的发生有关。当地表风速在6m/s以下,理查森数大于0.25,逆温强度大于-0.8℃/100m,假相当位温垂直差大于-6K,925hPa温度露点差在8℃以内,混合层高度不高于600m,K指数和A指数分别在30~-9℃和20~-26℃的范围有利于浓雾维持和加强。
(3)雾霾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从对能见度影响较大的5个环境要素统计结果上看,黑龙江省雾、霾主要发生在大气热力、动力稳定度较高的背景下。雾发生时,一般逆温强度都在-0.009以下,理查森数大于0.25,混合层高度低于900m,近地面风速低于5m/s;霾发生时对于各指数的要求低于雾,理查森数低于0.25,混合层高度在1100-900m,近地面风速在8-5m/s之间的情况下仍有霾发生。雾对大气的热力、动力稳定度的要求比霾高。并且雾发生时能见度与各指数的相关程度比霾高,都大于99%置信概率。随着雾预报、预警等级的升高,各指标阈值都表现为向有利于等级升高的方向变化。统计结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有些预报、预警级别对应的样本数太少,霾的预报预警等级中除了轻微霾的样本数很大(一般大于700)以外,其他等级样本数一般都在30-100之间,样本数太少,缺乏足够的统计意义。(2)选择的代表站太少,且都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和中部,东部特别是东南部也是黑龙江省雾的高发区(赵玲等,2015),未选择相应代表站进行统计。(3)对霾有关指标统计中,缺乏对于几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的经验阈值统计(无相关资料)。黑龙江省气象局项目HQJJ2015039《基于NCEP资料的黑龙江省西南地区雾霾环境参数分析》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预报业务中。黑龙江省雾、霾主要发生在大气热力、动力稳定度较高的背景下。雾发生时,一般逆温强度都在-0.009以下,理查森数大于0.25,混合层高度低于900m,近地面风速低于5m/s;霾发生时对于各指数的要求低于雾,理查森数低于0.25,混合层高度在1100-900m,近地面风速在8-5m/s之间的情况下仍有霾发生。该结论对预报业务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应用效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气象台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