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数据,采用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AD方法,分析发生在连续面积上,不同持续时间的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特征,探讨极端低温事件影响。从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连续角度上重新定义和判别区域性的极端低温事件,将过去仅在单一台站的极端指数的分析中解放出来,从区域上更为全面地认识极端低温事件。此外,本研究采用格点形式,将气象要素插值到0.5°格网,能够更为便利地与耕地、产量资料相结合,有利于评估极端低温事件对农作物的影响。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相关结论:
(1)极端低温事件特征:极端低温事件阈值整体呈现西北部及北部低、东南部及南部高的格局。1998~2017年黑龙江省极端低温事件年均发生1007次,平均强度2.3 ℃,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年代变化。33.3%区域发生总频数超过17次,西北部与东部地区受影响最为频繁。持续时间超过2 d的极端低温事件发生概率小,但强度大,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部,最强中心位于伊春市北端。
(2)极端低温事件影响:极端低温事件影响的耕地面积年均累积161.8万km2,西南地区受影响较大,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及伊春南部,最大累积耕地面积达8.5万km2。气象产量呈现正-负交替的波动变化趋势,近两年产量趋势显著下降。极端低温频次、事件强度和影响耕地面积与气象产量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频次增加、事件强度增大、影响面积增大,气象产量将大幅下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