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黑龙江省基础气候业务系统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704518752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永生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来源与背景:气候业务现代化建设已无法满足目前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都需要气候服务, 2、目的与意义:围绕"大美龙江"建设,根据黑龙江省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需求,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建立了气候数据的检索,极端气候事件查询、气候监测、诊断、评价、预测等综合性气候业务系统。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黑龙江省气候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气候业务工作的效率,使黑龙江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质量有所提升。 3、主要建设内容: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采取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方式建立了黑龙江省气候业务系统,主要包括:1.建立了黑龙江省气候要素数据库,包含实时上传的动态资料数据库及静态资料数据库。主要要素包括地面常规气象要素、130项大气环流指数、NCEP再分析数据等;2.研究130项环流特征指数与黑龙江省各测站的月、季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分析预测因子的物理意义,采用常规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全省各分区的月季降水和气温的预测模型;3.通过CIMISS接口,基于WebGI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气候监测与评价系统,实现了对气候要素的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建立了行业气候影响评价系统,实现了对人体健康、水资源以及能源的定量化评价;4.基于地面观测资料,根据气象灾害监测评估标准开展干旱、寒潮、暴雨、冰雹、大风、霜冻等主要气象灾害监测,实现了与极端气候事件监测系统的链接,为极端气候事件归因诊断、实时监测和评估奠定了基础;5.建立了多模式解释应用集成预测系统。以国内外多家动力气候模式环流预测为基础,评估了气候系统模式回报和实时预测能力,利用气候模式预测结果具有较高技巧的变量,建立月、季动力-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集成多种动力和统计月、季预测方法,为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提供气候预测客观化服务产品。在2018-2019年期间月、季平均旱涝预测技巧有稳步提高,汛期季节内滚动预测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了对黑龙江省气候监测预测、气候评价和服务一体化的业务系统,实时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气候服务产品,在防灾减灾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防汛抗旱服务和决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提高并推动了黑龙江省气候监测预测研究和业务发展。 4、成果的创新性:1.气候预测部分研究采用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气候预测技术进行研究、其成果在全国省级气象部门处于领先水平。 2.首次将监测、统计、查询、制图、评价等功能集中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气候评价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在高效、准确、及时地为政府及各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材料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3.首次建立的黑龙江省业务系统取得两项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2339267号和第3259573号),是黑龙江省气候业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持。 4.首次建立了黑龙江省多模式预测解释应用系统,基于动力气候模式输出信息, 通过降尺度预测方法研究将国内外多家动力气候模式产品进行本地化解释应用,从而提高气候预测准确率。 5、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采取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研发模式,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业务能力。黑龙江省气候业务系统自2017年在黑龙江省气候中心业务应用后,在黑龙江省的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影响评估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得黑龙江省气象局的气候方面的决策服务产品更准确, 更具有权威性, 业务产品也已在水利、农业、应急管理以及政府决策部门等广泛应用, 为黑龙江省防灾减灾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还应用于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为黑龙江气象的微博、微信、气象影视频道以及气象为农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6、存在的问题:目前气候预测还没有完全实现客观化,中高纬环流预测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气候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