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是经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批准,农作物开发研究所自选项目,执行年限 2014-2016 年。其宗旨是:从适应玉米商品生产需要出发,推广早熟、耐密、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垦单 8 号,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目标,达到“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标准”系列配套,变自然优势为产品优势,为发展我省玉米生产、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可靠技术需求。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新老品种数量颇多,但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的优质、高效、脱水快、宜机收的玉米品种较少,且近年频繁出现灾害性大风暴雨天气,许多玉米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农户损失严重。项目实施单位选育的垦单 8号玉米品种根、杆强、后期脱水快,具有明显的抗倒性以及宜机收性,稳产性好,且品质优良,配合与该品种相配套的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技术,能够满足现阶段农户和市场的需求。课题组针对项目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了垦单 8 号示范与推广方案,并确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可以增加项目区农民新增加收入,同时示范带动我省玉米产业稳固壮大。从社会效益来看,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我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新老品种数量颇多,但符合现阶段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脱水快、宜机收的玉米品种较少,且近年频繁出现灾害性大风暴雨天气,许多玉米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农户损失严重。本项目是经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批准,农作物开发研究所自选项目。其宗旨是:从适应玉米商品生产需要出发,推广高产、优质、耐密、多抗玉米新品种垦单 8 号,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目标,达到“品种——栽培技术——措施标准”系列配套,形成垦单 8 号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指导生产,变自然优势为产品优势,为发展我省玉米生产、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可靠技术需求。垦单8号玉米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1998年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品种。2005 年 4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发苗快,耐低温,叶色深绿。株型收敛,穗上节间长,群体通风透光好,气生根发达,茎秆抗倒伏能力强,宜密植。成株株高 237cm,穗位高 93cm,叶片数 18 片,果穗近筒形,穗长 19.5cm,穗粗 4.2cm,穗行数 12-14行,行粒数 34 粒左右,百粒重 40g,容重 764g/L。籽粒光泽性好,角质高,橙红色,中硬粒型,脱水较快,大小均匀,商品品质好。该品种高抗丝黑穗病,适应性强。1999~2001 年所内和异地鉴定试验,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平均增产 15.90%。2002、2003 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平均增产10.10%。2004 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平均增产 8.03%。垦单 8 号玉米适宜种植区域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育日数 111 天,生育期所需≥10℃活动积温 2250℃左右。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8.5-9 万株。适应于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该品种适应性强,抗茎腐,不倒伏,适宜机械化采收。2017-2018 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牡丹江市、鹤岗市、集贤县,曙光农场、八五五农场、八五二农场、云山农场和八五四农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两年累计推广面积 645.1 万亩,新增玉米产量 28.79 万吨,新增总销售额 4.46 亿元,新增总利润 2.75 亿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