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进优秀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和杂交育种等方式,为垦区马铃薯提供新的品种,并针对品种量身定做一套相应的栽培技术解决现有问题。促进品种布局合理化,缓解加工原料薯供应不足,实现薯农增产增收和淀粉加工企业节本增效的目的。马铃薯主粮化的实行使得马铃薯产业逐渐扩大,以往制约垦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显得愈发明显,其中以品种单一、加工专用原料薯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淀粉加工企业需求、企业出产率低、生产成本高,种植技术落后,种植方法多而杂,药剂和肥料使用过量和不合理,种植成本过高等问题为主。① 筛选出的早代苗头品系及时进行茎尖脱毒、脱毒试管苗和微型薯工厂化生产,加快新品种选育速度。②肥料中添加调节剂、农药中添加控失剂,从而促进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减少农药的流失,增加防治效果,促进作物增产。③首次提出尿素“灭花”技术对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
④在育秧棚中使用稻草覆盖技术种植马铃薯。⑤首次在垦区专门针对全粉加工型品种大西洋进行高产栽培试验。⑥首次提出对马铃薯整薯催芽播种种薯进行生产的技术。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的水平完全成熟,该技术适用于黑龙江省全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项目期间,该技术模式在二龙山农场、嫩江农场、克山农场、尖山农场、萝北县祥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鄂伦春自治旗洪臣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示范,共建立示范区6处。总面积7940.55亩,实现增产马铃薯9822.16吨,直接新增经济效益911.88万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