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项目背景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了对乳及乳制品的监管工作,出台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年第536号),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200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要求农业部门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全面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生鲜乳收购站管理,提高奶牛养殖水平。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按年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2015年"互联网+"概念出现后,为了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农业部启动了奶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为奶业服务,不断夯实奶业发展基础,提升行业管理、生产技术和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现代奶业建设,实现奶业一体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奶业"互联网+"行动的3大项内容之一就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其第一阶段要求实现开发和完善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上报系统,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准确程度,强化质量安全数据的管理,深度挖掘分析数据;第二阶段要求实现建立移动式抽样信息管理子系统,配备现场采样移动终端设备,实现样品数据自动上传与交换,提高现场抽样效率。
2.技术原理
本项目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化进行研究,从生鲜乳样品的抽样信息化入手,利用互联网通讯、JAVA语言、无线通讯和蓝牙技术及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实现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数据的远程调取、录入、汇总、分析及风险预警。
3.性能指标
本项目考核指标为开发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和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发表中文文章1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目前项目取得成果为开发并推广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和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发表中文文章1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2项。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根据查新结果显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国内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首创,具有国内领先性。
5.成果转化或推广应用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已经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认可,并在全国生鲜乳监督抽检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二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的认可,并鼓励承担农业农村部生鲜乳抽检任务的检测机构采用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抽样,目前约有20多个检测机构购买并在工作中使用了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
6.效益
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截至到2018年末经济效益731.7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52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06.7万元。社会效益方面: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本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是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的成效,提升了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分析统计功能,为后续的监测数据的深度发掘、定点跟踪、风险预警分析及生鲜乳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的使用成效。二是促进监管效能的提高,提升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电子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手抄填写抽样信息和电子表格报送信息的方式,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通过抽样单、封条的现场打印,提升了群众对政府监管工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三是增强了国民对国产乳及乳制品消费的信心。项目研究成果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形象,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监管能力的信任,提升了国民对国产乳及乳制品消费的信心,促进了中国乳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乳业的振兴、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效益方面: 缩小了抽样单的版面,减少了抽样单纸张的用量,抽样单的纸张用量减少至原来的1/4,降低了纸张的销毁,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本项目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目前只适用于Android操作系统。目前,已经基本开发完成了适用于iOS移动操作系统。的生鲜乳抽样移动终端,现在正在进行测试和改进中。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产品和兽药饲料技术鉴定站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