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近年来,为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要求,省委省政府对鲜食玉米产业大力引导和扶持,我省鲜食玉米生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栽培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够优化、鲜食玉米经济效益低,栽培中肥量施入不合理,耕作方式不配套,鲜食玉米加工专用品种单一及质量差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鲜食玉米产业的高效、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我省鲜食玉米黄金生产带的优势,2016年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牵头,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作物开发研究所合作开展技术合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鲜食玉米优良适宜品种筛选、绿色先进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多元化栽培增效模式研究创新、产业链条完善与产业化推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研究。
项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攻关,一是研究适宜在我省不同积温区域种植、口感好、商品性状优、适宜鲜食和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各类特色鲜食玉米新优品种,通过采取自主选育、合作引进、区试筛选和示范推广的方式,推广应用甜、糯、甜+糯等不同类型和花色的鲜食玉米优质品种,进一步丰富我省鲜食玉米生产种类,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产业化升级。二是重点研究并推广利用鲜食玉米品质提高、效益提升、绿色生产栽培管控农艺、减少化学投入品施用、循环型可持续发展、资源再利用、低碳环保等高标准、现代化、可推广的先进适用实用集成技术,努力提高鲜食玉米内在品质及外在商品属性,最终实现优质优价的技术措施8项。三是研究集成组装5项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产出率,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立体生态型、错期搭配型等多元增效栽培模式。四是研究开发复合型特色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实现了鲜食玉米“一季生产,周年供应”的产业化产销模式,推动全省鲜食玉米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建设,提升整体价值链,进一步拉动农村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自主知识产权鲜食玉米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项目单位独立创新选育出配合力高、品质优良垦裕糯1自交系1份,此自交系育成以垦粘7、垦粘8为代表垦粘系列糯玉米新品种3个。引进筛选出京科糯2000、小黄粘、农科玉368、米哥、脆王等省外甜糯玉米优质品种16份。
(2)增品增效集成创新栽培技术。根据玉米不同品种的特性选择品种、播期、水肥条件、栽培密度,采取种子新型包衣处理播种、集约化育苗移栽、科学化施肥等集成创新核心技术,结合减施化学肥料和农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开展生态型防治,应用机械化操作,大幅提高鲜食玉米产品品质整体水平。
(3)利用复套种、错期种、共生种、机械种等方法,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光能等资源实现立体栽培,采取秸秆后续综合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实现鲜食玉米全生育期及采后处理的效益整体水平提升,增加农民附加收入。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在资源创新及品种引进推广方面。选出糯玉米骨干自交系24份,创新种质资源116份,配组合2600份,新配一鉴材料约有3870份。育成以垦粘1、垦粘7、垦粘8为代表的垦粘系列糯玉米新品种3个。引进各类鲜食玉米品种206份,根据性状分为糯玉米109份、甜玉米38份、甜加糯玉米59份;其中:黄色品种137份、白色品种46份、花色品种15份、黑色品种8份。结合不同积温带、市场需求筛选出适宜我省不同积温区域种植、口感好、商品性状优的新品种16个。
(2)鲜食玉米供应期延长40天以上,鲜食玉米加工实现高效率,鲜食玉米加工时间同比提高18.3%,冬季销售量提高10个百分点。
(3)集成创新配套的栽培技术,项目区平均单产提高15%以上。亩可减少使用化肥30公斤,减少使用农药54.2克,较常规栽培分别减少37%和47%。
(4)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区每亩较常规鲜食玉米生产平均增加纯收入406元,较普通籽粒玉米亩增效益800元以上,多元化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带动农民亩增效益2000元以上。
(5)玉米产品质量100%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质量检测合格率均为100%。
2016年、2017年、2018年以上述成果为核心技术的推广面积分别为24万亩、80万亩和115万亩。三年累计应用219万亩,占全省鲜食玉米三年累计种植面积的64%。实现产量50.4亿穗,占全省鲜食玉米三年累计总产量75.5亿穗的66.7%,平均亩增收150—200穗。累计直接种植产值35.5亿元,获得效益21.5亿元。速冻、真空保鲜包装等加工转化率34.4%,累计增值效益达8.9亿元。该项目丰富了我省鲜食玉米品种结构,提升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市场占有份额;通过关键技术集成规范了生产技术标准,部分程度缓解了鲜食玉米季节性采收供应矛盾;提升了产业化程度,完善了基础设施机械配套和加工模式。对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鲜食玉米产品安全绿色、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