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路基的干湿类型关系到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与路面结构及厚度的确定密切相关。路面设计一般要求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否则需要采取其它改善路基(路床)强度及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的防冻层厚度也与路基干湿状况有关。因此,准确判断路基的干湿类型是合理设计路面结构及提高路面使用耐久性的前提条件,而路基的干湿类型与水分和温度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路面弯沉总体随时间而增加,并随季节呈波动性变化。以不利季节(春融期)对应的弯沉季节影响系数为1.00,非不利季节的季节影响系数约在1.02~1.24之间。其中雨季的季节影响系数在1.02~1.17之间,秋季的季节影响系数在1.06~1.24之间。考虑到每年降雨的不均衡和路面状况的影响,在雨水多的时期,以及路面外观状况不佳时,季节影响系数可取低值;反之,在雨水少,且路面外观良好时,季节影响系数宜取高值。
按路基工作区深度控制的路堤高度小于按毛细水上升高度控制的路堤高度。因此,对于路基高度而言,强度与稳定性相比,稳定性是关键,即路基的水、温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路床平均含水量、路基干湿类型、路基高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目前的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判断路基干湿类型可靠性偏低。综合而言,实际使用过程中,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基本脱离了依据路基临界高度作出的判断。
路基高度和路面弯沉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在强度和稳定性上,按现有技术水平,不拘泥于路基临界高度的约束是可行的。在做好路基排水的前提下,建议一般细粒土路基高度(包括路面结构)宜按1.5~2.0m掌握。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规划研究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