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来源与背景:
我国高速公路逐渐实现联网收费,主线收费站大部分已取消,车辆进入高速公路网内,只需在驶入和驶出时进行一次交费,但路网错综复杂,两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即“二义性”路径问题,难以确定车辆实际行驶路径,传统的最短路径法无法满足现在需求,这直接影响到通行费征收和拆分的公平合理,对高速公路的发展极为不利,路径识别问题已成为联网收费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由于目前的多义性路径识别方法有许多,而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本课题就是分析这些路径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多义性路径问题及管理运营状况,选择适合黑龙江路网并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路径识别技术,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黑龙江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路径识别技术研究路径识别技术方案,解决联网收费面临的路径识别问题,以期保证通行费用征收和拆分的公平合理。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课题以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为依托,针对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现状,深入分析多义性路径问题,通过对路径识别技术的全面比较,确定了理想的路径识别技术,提出了路径识别系统应用方案,研究成果包括:(1)多义性路径识别技术分析。调研国内外现有路径识别技术,深入研究技术特点及应用现状,对比分析技术优缺点及使用条件,研究发现5.8G统一多路径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明显。(2)5.8G统一多路径识别技术研究。提出了5.8G统一多路径识别技术,研究了关键设备及关键技术,并开展了技术测试,技术测试效果十分理想。(3)黑龙江省5.8G统一多路径标识系统应用方案。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课题深入研究了精确路径识别技术,并从“识别精度、通行效率、建设投资、运维费用、改造难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兼容MTC和ETC的5.8G统一多路径识别技术,并进行了完整测试分析和效果评价。提出了黑龙江省5.8G统一多路径标识系统应用方案,采用标识信息同时写入“电子标签+CPU”的标识思路,确立了适用于复合通行卡的大容量电池内部定时唤醒机制。提出了“一环一路一标识”的高速路网标识点布设方案,以及省中心/分中心、有线/无线相结合的“两级/双传输”的标识站远程管控模式, 解决了联网收费多路径环境下的收费和拆分问题。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在结合黑龙江省联网收费实际环境,进一步完善路径识别系统应用方案后,可进行推广应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