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845002877
  • 单位名称或姓名:邢延峰
  • 产业领域: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大气复合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据资料统计全国约有80%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5年8月29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 2013年10月23日哈尔滨市出现重污染天气后,陆昊省长在2013年11月2日省政府常务会上要求省环境保护厅开展空气污染相关方面的研究的背景下开展的此方面研究工作。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哈尔滨市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2814.8亿元到2014年的5332.7亿元,增幅接近一倍。能源消耗和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13年哈尔滨市原煤消耗总量超3600万吨(折算成标准煤为2572万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 80%以上,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8%);机动车保有量增至120万辆,占黑龙江省的1/3,其中黄标车仍占有较大比例,近10万辆,占全省的1/5。 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名单,采暖季时,哈尔滨在74个城市排名靠后。可见,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形势严峻,亟需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 省政府高度重视哈尔滨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陆昊省长近两年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过11次重要批示,其中3次为对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批示。在2013年11月2日,陆昊省长主持召开全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题会议,决定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其中1亿元支持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初,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力争到2017年,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5%以上"(哈尔滨下降7%)。 为阐明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特征及其主要来源,科学有效地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黑龙江省环保厅组织开展了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现状及其来源解析的研究工作,确定污染治理重点,量化各种排放源类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从源头上提出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从而为政府和环境管理部门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污染管理措施并为污染控制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依据,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为准绳,以《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同步进行PM10及PM2.5的来源解析,突出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紧密联系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需求,提高哈尔滨市环境综合决策的科技支撑能力,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④创见与创新 首次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哈尔滨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来源及其防治措施。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为现阶段哈尔滨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提供了防治依据。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