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项目为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达的农业攻关项目。承担单位: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起止年限:2013年1月-2015年11月.项目背景:2007年至今,黑龙江省肉牛基础母牛存栏量急剧下降,牛源紧张已成为致使牛肉价格上涨、屠宰加工企业不能正常开工的制约因素。据调查,我省只有40%的奶公犊牛做为肉牛饲养,60%出生后就屠宰用做采血清用。由于刚出生犊牛的肌肉、脂肪和体躯等有商品价值的部分尚未发育,所产的肉不能进入市场。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角度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浪费。黑龙江省是奶牛大省2011年奶牛存栏260多万头,按正常比例计算,我省公犊牛资源为51.87万头。如能利用科学饲养方法,合理利用奶公犊牛资源,可以延长奶牛生产的产业链,解决肉牛牛源紧张的问题,近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犊牛运输应激综合防治技术,具体研究运输应激下使用氯丙嗪和瑞可新对犊牛的影响,并使用宏基因组技术研究运输应激对犊牛机体和瘤胃全部细菌群的影响,并进行进一步分析,旨在提出抗运输应激的方法和筛选出抗应激的细菌或对应激敏感的细菌,从而降低生产中运输应激的危害。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课题开展了氯丙嗪与瑞可新预防奶公犊运输应激综合症的效果试验,证明了犊牛运输前1小时,注射氯丙嗪0.5mg/kg。卸车后,注射瑞可新2.5 mg/kg能有效降低长途运输后犊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犊牛死亡率、腹泻率和提高犊牛日增重。还开展了运输前后犊牛瘤胃细菌16S rDNA文库的构建及多样性分析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运输前后断奶犊牛瘤胃菌群情况。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运输应激会造成犊牛患病甚至死亡,如何有效降低运输应激成为保证奶肉牛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课题证明犊牛运输后注射瑞可欣及氯丙嗪能有效降低长途运输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且结合本课题制订的《犊牛长途运输技术规程》科学运输犊牛,能有效解决犊牛运输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问题,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现在犊牛饲养多采取在饲粮中添加抗生素的措施来提高犊牛存活率,减少疾病发生。然而,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益生菌制剂具有直接补入外源性有益菌,调节动物自身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如能通过研究筛选出有益菌,进行复合菌制剂的生产,将会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课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运输后到出栏不同时期的牛生长、增重的变化。对犊牛运输过程中犊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⑥历年获奖情况主持"奶公牛生产优质牛肉的研究"2012年获省畜牧科技三等奖;参与 "黑龙江省奶公犊牛育肥技术的应用推广"2013年获省牧业丰收一等奖;"犊牛胴体分割技术推广应用"2014年或省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大豆胞囊线虫(SCN)抗源材料的筛选及利用"2011年获齐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2013年获省畜牧科技二等奖。2013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自动报警全混合日粮配送车"。
成果公报
项目《犊牛运输应激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为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达的农业攻关项目。承担单位: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起止年限:2013年1月-2015年11月。课题开展了氯丙嗪与瑞可新预防奶公犊运输应激综合症的效果试验,证明了犊牛运输前1小时,注射氯丙嗪0.5mg/kg。卸车后,注射瑞可新2.5 mg/kg能有效降低长途运输后犊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犊牛死亡率、腹泻率和提高犊牛日增重。还开展了运输前后犊牛瘤胃细菌16S rDNA文库的构建及多样性分析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运输前后断奶犊牛瘤胃菌群情况。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运输应激会造成犊牛患病甚至死亡,如何有效降低运输应激成为保证奶肉牛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课题证明犊牛运输后注射瑞可欣及氯丙嗪能有效降低长途运输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并且结合本课题制订的《犊牛长途运输技术规程》科学运输犊牛,能有效解决犊牛运输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问题,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现在犊牛饲养多采取在饲粮中添加抗生素的措施来提高犊牛存活率,减少疾病发生。然而,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益生菌制剂具有直接补入外源性有益菌,调节动物自身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如能通过研究筛选出有益菌,进行复合菌制剂的生产,将会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课题还需进一步研究运输后到出栏不同时期的牛生长、增重的变化。对犊牛运输过程中犊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