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奶牛围产期营养与保健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164680100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旭业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奶牛围产期营养与保健关键技术研究"是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下达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受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局的委托进行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任务研究起止时间是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项目项家畜生产和应用技术领域,项目主要内容:①通过向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胆碱来研究过瘤胃胆碱对乳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及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上述测定数据为基础研究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及产后繁殖机能恢复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确定了过瘤胃胆碱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克/头/日。②通过给围产前期奶牛饲喂不同钙含量的围产前期日粮来研究不同日粮钙水平对围产期,尤其是产前3天到产后3天内的血钙水平和骨钙素水平的影响,进而研究不同钙水平围产前期日粮对奶牛产后产褥热等疾病发病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围产前期日粮钙含量为0.4%(干物质基础)。③将上述两项试验结果进行组装,结合围产期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来研究围产期营养与保健综合技术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疾病发病率及繁殖机能恢复情况的影响,对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过程所面临的风险点进行总结并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管控。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产褥热的发病率由15%下降到5%;亚临床低血钙症的发病率由40%下降到10%;真胃移位的发病率由15%和下降到5%,胎衣不下由30%下降到10%;乳房炎的发病率由30%下降到5%;乳房水肿的发病率由40%下降到15%;酮病由15%下降到10%;产后60日内发情牛比例由60%提高到72%;空怀天数由102.2天缩短至81天;产后第一情期的受胎率由50%提升至65.5%。各项指标均超过计划指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明显的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了奶牛养殖的综合效益,同时降低了奶牛产褥热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改善了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状况,延长了奶牛的使用年限,降低了奶牛常淘汰率及围产期兽医用药成本。项目的的技术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共应用奶牛456头次,项目实施3年,新增产值60.19万元,新增利润31.83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