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牛活体采卵高效繁殖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6116742
  • 单位名称或姓名:尤海洋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任务来源 “牛活体采卵高效繁殖技术研究”是齐齐哈尔市科技局2015年下达的农业攻关指令性计划项目(合同编号NYGG-201524)。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应用于牛繁殖育种业。根据动物繁殖学与动物胚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融合。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把牛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活体采卵、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改善和创新。本研究利用现代家畜胚胎工程手段,建立与优化牛活体采卵、卵母细胞及胚胎体外操作技术体系,对新品种的培育、规模化繁殖和解决生产中的良种良法不足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牛的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打下基础。该项目改变了传统的种牛繁育方式,缩短世代间隔,提高了母牛繁殖率,减少了进口种牛与胚胎的外汇支出,提高了我国良种牛的覆盖率,使农民收入可持续增加。 三、性能指标 1、项目要求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卵母细胞回收率42 % ,平均每头母牛获卵母细胞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5枚和3枚,体外受精卵裂率55%,桑囊率27%;在科技期刊发表论文1篇;制定出牛活体采卵高效繁殖技术方案1套。 2、实际完成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卵母细胞回收率72 % ,平均每头母牛获卵母细胞和可用卵母细胞数分别为6枚和4枚,体外受精卵裂率70%,桑囊率41%;在科技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8项;制定并颁布实施省地方标准1项;制定出牛活体采卵高效繁殖技术方案1套。 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 养牛业发达国家牛的育种繁殖技术先进,基本实现了品种良种化。OPU和ET技术结合,已成为欧、美和大洋洲等畜牧业发达国家扩大良种群的重要繁殖技术。目前我国养牛业整体发展水平距现代化畜牧业的要求还有差距,种牛的繁殖技术落后。目前国外牛活体卵母细胞采集率80%,体外受精率在70%~75%,体外培养囊胚发育率40%~50%,胚胎移植受胎率48%~55%;国内目前牛活体卵母细胞采集率60%,体外受精率在60%~65%,体外培养囊胚发育率20%~30%,胚胎移植受胎率30%~40%。 五、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项目把牛活体采卵及体外胚胎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与创新:活体采集种牛的卵母细胞生产体外胚胎,然后移植给一般的受体母牛来繁殖种牛。通过填加“小卵泡液”等的“分段成熟法”来达到卵母细胞核质成熟同期化;通过“两次离心”精子筛选法及获能体系的改善(添加褪黑素的咖啡因受精液),提高体外受精率,克服多精入卵;通过体外受精胚胎培养体系共培养达到体外胚胎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克服早期胚胎的发育阻滞,提高体外囊胚的发育率;创新性将体外胚胎与滋养层细胞囊泡共移植提高了胚胎移植妊娠率。应用胚胎生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种母牛的繁殖效率,缩短世代间隔,加快育种进程,该成果推广前景广阔。通过以上科技创新,卵母细胞采集率72%,体外受精率卵裂率70%,桑囊胚率41%。 六、作用意义(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采取边研究、边推广示范的路线,把本项目形成的牛活体采卵高效繁殖技术应用推广到牛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在龙江县、孙吴县、克东县、黑龙江省绿野阳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推广应用,共生产犊牛1 297头,新增经济效益2 58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分析 牛品种优质化是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挖掘与利用良种母牛的种质资源、揭示繁育机理、创新育种方法、实现高效快繁已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立起以牛活体采集卵母细胞高效繁殖技术为核心的良种扩繁技术体系,实施产业化开发后,可逐步实现国内牛品种优质化,减少进口种牛与胚胎的外汇支出。使农民养牛繁殖方式由传统的自然繁殖、人工授精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科学的育种方式上来,持续增加经济收入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极大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丰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