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技术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004686715
  • 单位名称或姓名:马晓斌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成果简介: 一、任务来源 “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技术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课题是由黑龙江省财政厅科研基础经费和省蚕蜂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共同资助完成。项目研究起始于2016年,经5年协同攻关现已完成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 二、简要技术说明 桑旅产业是近年兴起的蚕桑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产业。通过采摘观光、茶桑产业、桑旅产业以及蚕桑文化传承等载体形式将古老的蚕桑产业与文旅融为一体,并使蚕桑产业效益最大化。无论是传统的养蚕,还是新兴的桑旅产业都离不开桑园建设。桑园建设是蚕桑产业和桑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桑旅产业对桑园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养蚕桑园,桑园建设时要求将桑旅元素融入其中。该项目以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技术模式为研究对象,从抗寒、速成、省力、高产、绿色等方面入手,完成了寒区桑旅复合桑园桑树品种的筛选、幼树快速成园方法、高产省力化桑园建设方法以及桑园绿色防控管理等技术的研究及集成工作,总结出既适合我省寒冷地区栽桑养蚕,又适合采摘旅游观光的复合桑园建设模式。 以我省42份抗寒桑树种质资及省内各蚕区现行品种桑树为试验材料,通过产量和抗寒性试验,经小区对比试验、区域适应、农村多点生产试验,最终确定龙桑1号、铁耙桑、菠萝桑、牛筋桑可以作为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用桑树品种。其中龙桑1号抗寒性更强,可在北纬49o高纬度地区安全越冬,适合我省全境栽培。铁耙桑、菠萝桑、牛筋桑主要经济性状优于龙桑1号,但抗寒性略低于龙桑1号,更适合牡丹江、鸡西、哈尔滨等蚕区栽种。 主要研究内容为: 1、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桑树品种的筛选 2、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方式 (1)嫁接愈合体直接入地覆膜快速建园法 (2)宽窄行高产省力化桑园桑树栽植方法 A、株行距设定 B、主要优点:一是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增加产叶量、座果率,达到高产效果;二是便于采摘、旅游观光;三是有利于机械作业,病虫害防治,降低桑树的管理成本,还节省了劳动力;四是有利于幼龄桑园复合经营,田间套种,可增加蚕农经济效益,促进蚕农种桑的积极性。 3、桑园管理 (1)树型养成 (2)整枝 (3)除草、松土、追肥、灌溉 4、主要病虫害防治 A、虫害防治B、病害防治 三、主要性能指标 (1)完成了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桑树品种的筛选,最终确定龙桑1号、铁耙桑、菠萝桑、牛筋桑可以作为寒区桑旅复合桑园建设用桑树品种。 (2)桑旅复合桑园建设方式采用嫁接愈合体直接入地覆膜快速建园法,缩短了一年建园时间。 (3)桑旅复合桑园栽培方式采用大小行即宽窄行高产省力化桑树栽植方法。最终确定最佳栽植方法为宽行行距150 cm、窄行行距55cm、株间距45cm。 (4)桑旅复合桑园虫害采用杀虫灯、粘板组合绿色物理防控法。 (5)五年累计推广桑旅复合桑园3000亩。将传统养蚕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桑茶文化、桑旅元素,整合到一起。让古老的蚕桑产业能够在1、2、3产业,每一个环节拓宽增收渠道,实现多次增值。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是首个针对黑龙江气候特点,适合二化一放蚕区应用的防控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创新技术集成与示范 2、填补了二化一放蚕区综合防控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研究的空白。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蚕蜂业发展中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