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四项在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146645121
- 单位名称或姓名:周坤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但目前对VTE的诊断和治疗仍然不足,缺乏早期有效的诊断。我们使用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III复合物(TAT)、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与D -二聚体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联合应用,分析其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方法:共纳入870例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其中82例为静脉血栓栓塞;200名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TAT、PIC、TM和t-PAIC用Sysmex HISCL5000自动分析仪检测,FDP和D-二聚体用Sysmex CS5100凝血分析仪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率。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
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恶性肿瘤患者TAT、PIC、TM、t-PAIC、D-dimer体、FDP均显著升高。同样,与非血栓组相比,血栓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T、PIC、TM、t-PAIC、D-dimer、FDP均与VTE相关。ROC分析显示“TAT+PIC+TM+t-PAIC+D-dimer+FDP”六项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TAT、PIC、TM和t-PAIC升高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TM和t-PAIC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后VTE发生率明显降低,其生存期明显长于未使用LMWH的恶性肿瘤患者。
结论:TAT、PIC、TM及t-PAIC联合D-二聚体、FDP对恶性肿瘤患者VTE的诊断优于单一标记物的应用。TAT和PIC可作为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的敏感指标,但不能作为预后指标。无论血栓状态如何,TM和t-PAIC可能是恶性肿瘤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血栓分子标志物TAT、PIC、TM、t-PAIC的检测可有效的在第一时间、更加敏感、可靠的向临床医生反馈恶性肿瘤患者血栓的发生与形成、术后血栓与出血情况的监控、溶栓治疗的效果、内皮系统损伤等情况,也可以早期筛选出具有VTE高风险的肿瘤患者,并帮助肿瘤患者积极预防用药,对确定最佳和最合理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延长生存时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