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越橘花青素(LBA)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3610413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樊梓鸾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红豆越橘多酚是一种来源极为广泛的色素天然抗氧化剂,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是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矮小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经过本课题组大量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豆越橘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但是对于红豆越橘中所含的多酚种类和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揭示红豆越橘多酚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机理,为开发具有防御自由基相关疾病的色素抗氧化剂理论奠定基础。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2012》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855.91/10万,平均每天8550人新发癌症,按照目前人均期望寿命计算,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 22%,即每 5个人中就有1人会患癌症。更为可怕的是,每年全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270万人,平均每天约7300人死于癌症,也就是说,全国每分钟有 5 人死于癌症,并且我国城乡癌症发病死亡率均呈现逐年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21世纪中国和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植物中有各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物质,其中,多酚类化合物对于炎症和免疫调节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具有抗炎作用的多酚黄酮类物质同时也有抗肿瘤活性,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作用机制。随着人工合成色素的限制使用,天然功能性食用色素的研究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既具有食用色素功能,而且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多功能性,还具有降血脂、减肥、抗炎、抗衰老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随着色素营养学概念的提出,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评价和筛选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己成为食品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方向。
(3)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课题以红豆越橘为材料,分离纯化多酚类物质,鉴定红豆越橘多酚的种类和分子结构,通过波谱分析鉴定红豆越橘多酚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基本结构和组分,结合细胞、组织和动物抗氧化实验,确定红豆越橘多酚中不同种类的多酚抗氧化作用中的量效和构效关系。从多途径及整体水平,结合细胞、组织和动物实验,通过多酚对自由基的清除、抑制、激活抗氧化酶等作用,探讨其对自由基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摸清红豆越橘多酚抗氧化途径。从基因表达和信号调控通路水平,摸清红豆越橘多酚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能的关键蛋白分子或基因靶点,以及基因调控元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其抗氧化的分子机制和对自由基引起疾病的预防机制。阐明越橘多酚体内代谢、促氧化作用、正负效应以及对机体自由基平衡调节作用。为开发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能色素奠定理论基础。
(4)创见与创新
1) 采用全新的实验材料,其分子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报道。
2) 通过多酚对自由基的清除、抑制、激活抗氧化酶等多种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对自由基相关的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抗氧化途径。
3) 从信号调控通路水平来发现红豆越橘多酚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能的分子或基因靶点,揭示相关的分子机制以及对自由基引起疾病的预防机制。
(5)社会经济效益
本成果以红豆越橘为原料,研究其多酚、黄酮、花青素、三萜类化合物等,建立小鼠炎症、抗辐射、抗氧化、抗癌模型,旨在得到具有较高的免疫、抗炎、抗氧化功能的提取物。为食品、医疗行业提供新的保健制剂。同时提高红豆越橘原料的经济价值,延长产业链,拓展红豆越橘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6)历年获奖情况
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SCI论文3篇,EI2篇,专著1部,核心论文多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