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红松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及防火技术推广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2191659
  • 单位名称或姓名:范金凤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红松良种丰产栽培技术及防火技术推广"为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008]20号。针对寒温带林区和温带高海拔山区由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植物种类贫乏,主要森林类型为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多种同龄纯林,组成结构极简单,生产力不高,急需要引进经济价值高的树种来丰富树木种类,改善林产品结构,项目组从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区引进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1.57万公斤,培育苗木742万株,推广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处理技术和育苗技术,并制定了《西伯利亚红松育苗技术行业标准》,推广了西伯利亚红松营养杯育苗、大苗低密度造林技术,编写出版了《红松丰产栽培技术问答》指导书,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实验基地、新林林业局、阿里河林业局、黑河林业局、大海林林业局和汪清林业局营建西伯利亚红松试验示范林474公顷;在内蒙阿里河林业局、黑龙江省黑河林业局和兴隆林业局推广了西伯利亚红松嫁接技术,在阿里河林业局营建基因资源保存库和良种基地70公顷;在加格达奇林业局和塔河林业局建立15块防火隔离带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0.9公顷。 在项目实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帽儿山、错海、新林林业局等地点西伯利亚红松种源试验林进行长期观测,生长和材性测定,评选出2个优良种源:乌兰乌德和托木斯克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的推广应用,不仅丰富高寒林区的树种组成,改变明亮针叶林的单一结构,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不断提供优质大径材,还能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生态功能,特别是西伯利亚红松的种籽可食用,能使我国广大寒温带高寒林区,逐渐成为新兴的坚果林生产基地,对于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发展林区经济,改善林区职工生活,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塔河、新林、漠河、阿龙山、满归等多地引种,均获得成功。2021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良种审定。乌兰乌德和托木斯克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源良种适宜种植区域为大兴安岭高寒林区,在黑龙江省中西部林区试验种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