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曲唑酮对不稳定心绞痛伴失眠疗效及GRACE评分观察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8029913
  • 单位名称或姓名:张丽萍
  • 产业领域:医药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预防及诊疗工作已取得长足发展,仍存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是居民疾病致死的首要因素,给国民经济造成沉重负担,阻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心血管内科的急重症之一。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ACS的重要分类之一,该病危害大,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每年急性心肌梗死新发病例中,约12%-13%由UA所致,死亡率可达3%-18%。评价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The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注册危险评分是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危险分层评级的预测工具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预测远期预后。 失眠作为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可诱发或促进多重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失眠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健康人群患病风险。现失眠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失眠的发病比率极高,增加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猝死风险。与睡眠时间正常者相比,睡眠时长少于6 h者冠心病发病率提高19%。而合并睡眠质量差的短睡者比睡眠质量好的对照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提高 79%。失眠的发生频率与UA发病风险正相关。 褪黑素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失眠严重降低褪黑素分泌水平。可引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诱发炎症反应。随着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的释放,氧自由基增多,患者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此外,失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源性一氧化氮活性,引起血管收缩及血栓形成。健康人组睡眠剥夺后,血液中E-选择蛋白,白细胞介素1β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提高,加剧心血管意外的发生。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缓解UA患者的失眠症状,成为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减轻医疗经济负担的关键。 曲唑酮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四环类抗抑郁药,高选择性干扰5-羟色胺再摄取过程,促进脑组织多巴胺生成,不仅纠正抑郁,还可改善失眠,对失眠的治疗效果尤其显著,同时不干扰机体正常睡眠结构,作用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S2期,对快眼动睡眠无作用。而艾司唑仑作为苯二氮卓类的代表性药物,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与受体的结合,开放氯通道,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艾司唑仑虽能增加总睡眠时长,但干扰并减少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时期,不能从根本上纠正失眠。因此本研究评估曲唑酮对UA伴失眠患者治疗中,其失眠症状。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以不稳定心绞痛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不稳定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瑞舒伐他汀、拜阿司匹林等。对照组患者行地西泮治疗,每日睡前口服1次,单次用药剂量设定为2-4mg,共用药4周。研究组患者行曲唑酮治疗,每日睡前口服1次,初始单次用药剂量设定为50mg,间隔2d将单次用药剂量调整为100mg,共用药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时间、总睡眠的改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复发率及对GRACE评分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PSQI评分(睡眠质量评分)、ASI评分(失眠疗效评分)、GRACE评分(不稳定心绞痛危险程度评估,得分未超88分属低危,得分为89-118分为中危,得分超118分为高危)。依据心电图检查结果、CGS评分评估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效果,依据ASI评分评估患者失眠疗效。从而更好地为不稳定心绞痛伴失眠患者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