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寒地区市政路桥智慧管理平台是融合工程各参与各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协同工作、数据共享、信息协同的一个平台。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因此利用BIM技术的信息协同性,GIS大场景数据的调用,IoT物联网设备的使用,协助各参与方去建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利用专业轻量化引擎,将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渐进式加载方式实现无任何插件的情况下浏览器轻松打开G级别模型,并且无损继承模型原有属性;实现数据构件级管理,将施工管理所涉及到的日常数据(人材机/时量价)与构件绑定,随时随地录入查看,轻松掌握施工现场实时情况,同时打通横向与纵向的信息壁垒,让BIM模型不只是单一的图纸升级,而是智慧化时代施工管理模式的升级;让用户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忠实、细致的记录施工的重要数据,以此为基础,系统可对数据进行灵活的提取并导出,甚至可以做到施工日志、周报、月报自动填写自动生成,大大减轻一线人员的内业压力。最终达到进度、物资、商务、质量安全等管理人员即时录入数据即时分析,实现工作精细化、便捷化、高效化;施工信息畅通无阻的即时汇总到平台,将所有层级信息集中计算分析,进而为高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本项目拟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参考目前国内先进桥梁施工智慧管理平台落地应用案例,调研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参与方各方需求,在综合了解各方工作流程、数据需求的基础上,着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寒地区市政路桥智慧管理平台。此平台针对高寒地区市政路桥项目施工时间短、冬期施工、健康监测等特点定制开发,成为高寒地区第一个市政路桥项目智慧管理平台。确定了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如下几点:
1)BIM模型的应用需要规范先行,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模型的属性、编码、定位、属性参数、编码等信息进行统一规定。因此本项目首先制定了企业级的"BIM模型编码规则"及"BIM模型设计规则",为BIM模型的应用建立基础规范保障。
2)在本院无人机测绘数据应用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GIS数据在高寒地区市政路桥管理平台的挂接方法,建立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考查国内物联网(IOT)设备在施工管理平台中的应用,多方收集资料,研究出物联网设备在施工管理平台中的应用点,将接口提出,便于管理平台开发挂接。
3)展开对基于BIM设计模型+GIS场景模型+IOT设备接口高寒地区市政路桥管理平台的开发,确定平台分为两个系统:(1)项目管理系统;(2)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寒地区市政路桥智慧管理系统。
其中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市政路桥智慧管理平台的业务数据的管理功能,内容包括:多场景集成管理、项目数据集成、质检数据集成、安全数据集成、进度数据集成、工程量数据集成、监测数据集成、监控数据集成、单构件详情对接等。
全生命周期的高寒地区市政路桥智慧管理系统主要汇集工程各参与方协同工作,以三维模型及数据为载体,关联施工建造过程中的资料、图纸、进度、质量、安全、技术、成本等信息,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有效决策和精细管理。在施工阶段BIM咨询服务过程中,各参建方的BIM协同成果、BIM模型及相关数据均可借助平台进行实时更新,最大程度地确保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其内容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权限管理、模型管理、构件编码数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序流程管理、工序管理、计量管理、监控管理、设备管理、征地拆迁、标线管理、红线范围管理、施工监测管理、现场资料查看、质量安全标记、路线漫游管理、结构树管理、模型剖切、三维算量等。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