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来源: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课题
背景:据世界卒中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全世界每年近600万人死于脑卒中。在我国脑卒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年发病率为150/10万[1]。而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吸入性肺炎(简称AP):指吸入口咽部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反流吸入到喉部或下呼吸道,引起的多种呼吸综合征。吸入量较大时可引起急性化学性吸入性肺炎,如果吸入量小且将喉部寄植菌(定植菌)带入肺部,可导致细菌性吸入性肺炎。常见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及老年人。是导致脑卒中病史及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目前关于脑卒中吸入性肺炎相关护理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吸入性肺炎发生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祖国医学讲“上医治未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就是以次为指导原则,着重于发病前就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调整患者的情绪。其目的在于显现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较发病后再行护理干预要让脑卒中患者获益更多,更能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现代医学也讲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就是以此为指导原则,着重于发病前就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调整患者的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3、主要论点论据:本课题通过分组方法对脑卒中病人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治愈率、住院天数、住院医疗费用及再次复发的例数,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影响,明确了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优越性,同时对在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中如何更好的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通过对入组60例脑卒中病人的分组对照研究观察,以及对临床观察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我们对任务书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认真研究完善。本研究中,对两组长期卧床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护理的总有效率,研究结果显示,1、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治愈率。2、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降低病人复发风险。
4、创见与创新:目前关于脑卒中吸入性肺炎相关护理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吸入性肺炎发生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相对较少,祖国医学讲“上医治未病”。现代医学也讲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就是以此为指导原则,着重于发病前就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调整患者的情绪。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较发病后再行护理干预要让脑卒中患者获益更多,更能减轻病人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预防性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有着较大的不同,预防性护理干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单方面的进行护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合作的良好护患关系,在现今的医患关系并不是很和谐的时候,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其更有利于临床护理医疗的进行,使治疗护理更加顺畅和谐。其二是在进行护理工作同时指导病人及家属独立完成护理操作,因为预防性的护理工作,更多的是由家属进行的,如何能够指导好病人家属进行护理操作是预防性护理干预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发现,经护士指导后的家属能更好的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护理及医疗工作,能更好的照顾病人,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吸入性肺炎等发生发展。
5、社会经济效益和存在问题:本研究自2017年起在哈尔滨市中医医院进行应用,其中2017年新增利润3.23万元,2018年新增利润4.2万元,2019年新增利润4.6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存在问题:由于临床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本课题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入组人数少,观察时间仍较短,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研究。
6、历年获奖情况:无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