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课题主要针对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增加,火险等级较高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以减少森林可燃物载量、提高森林可燃物阻燃能力以及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为目标,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林火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与示范。通过5年多的联合攻关,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要求,取得以下成果:
1、有效降解地被可燃物的菌种组合筛选
以大小兴安岭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以及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可燃物样品采集、菌种培养和鉴定、优势菌种的筛选、高效菌种组合降解试验及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势菌种的组合菌群3组,分别是:JZM112-HZI3FX532(简写成112532)、THI2 331- HZI3FX532(简写成331532)以及JZM112-THI2 331- HZI3FX532(简写成3混合)。在实验室制备并收藏孢子粉,加入定量的增效剂,按比例配制成菌剂1种,并已经申请发明专利1项(专利申请号:201310080358.5)。
2、高效环保森林防火阻燃剂的合成
采用分子设计方法,研究阻燃剂低分子量合成调控及与其他助剂复配技术,并揭示其对可燃物表面吸附和解吸附机理,探索其对森林可燃物的作用规律。同时,采用室内实验和野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氧指数、热分解速率和热释放速率等指标的测定,开展森林防火阻燃剂阻燃效果评价,优化筛选出高效环保森林可燃物专用防火阻燃剂1种,已经获得发明专利1项(专利号:ZL 2011 1 0021737.8;申请日期2011.1.19;授权公告日2012.5.30)。
3、森林可燃物生态调控技术与模式
对研制出森林地被可燃物生物降解剂,根据不同森林类型地被可燃物特点,进行喷洒实验,提出森林可燃物微生物快速降解技术。通过对施用后不同时间段的森林防火阻燃剂残留量的测定,定量研究森林防火阻燃剂在自然条件下的流失率与持续阻燃能力。同时综合评价防火阻燃剂对森林生态系统生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2种森林可燃物生态调控技术,即森林地被可燃物微生物调控技术和森林地被可燃物阻燃剂调控技术。同时依据实验示范效果提出3项森林地被可燃物调控模式:包括森林地被可燃物微生物调控模式、森林地被可燃物环保阻燃剂调控模式和森林地被可燃物综合调控模式。
4、森林可燃物生态调控试验示范区
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秀峰林场、盘古林场以及瓦拉干林场建设森林地被可燃物生态调控试验示范区共计300公顷。在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以及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分别喷洒不同菌种组合的各菌剂以及不同浓度各菌剂,经过实验及野外监测,与未喷洒区相比112532菌剂在喷洒的30d内在各林型中降解效果表现均较好,平均降低了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21.80%。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