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甲苯胺蓝介导的低频超声在牙菌斑生物膜中促渗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9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945648048
  • 单位名称或姓名:马巍
  • 产业领域:医药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低频低强度超声是一个新的思路,无创,不用药或少量药物的使用,避免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将是一个突破,但其作用机制不是单纯的促渗,当外来物质介入时,细菌间信号传递,出现防御反应,其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清楚,实验研究过程中将菌斑生物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研究特定信号系统,探讨其防御机制,揭示变化的机理。" "牙周病是人类患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我国又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牙周病的成功治疗,菌斑控制是关键。 然而,菌斑中的细菌是以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它不同于悬浮的单个细菌。细菌嵌入在含有丰富多糖、蛋白质、肽和矿物质组成的基质中,粘附在一起生长,相互附着很紧,难以清除。另一方面,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是一种适应过程,使细菌能抵抗宿主防御功能、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等的杀灭作用。而且现在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生物膜中的细菌对抗菌剂的耐药性比其处于浮游状态时要高得多,对许多抗菌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这就造成实验室的结果用于临床效果不佳,随着对细菌耐药机制深入研究发现细菌的耐药性与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关系很大。现有治疗方式为牙周基础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治疗方式繁琐,由于有些操作在盲视下进行及牙齿本身解剖因素的影响,存在炎症刺激物无法彻底根除及对牙体、牙周组织造成副损伤的可能;加之牙周病患需要很高的依从性,患者往往稍有松懈导致治疗失败;低频低强度超声是一个新的思路,无创,不用药或少量药物的使用,避免产生抗生素的耐药性将是一个突破,但其作用机制不是单纯的促渗,当外来物质介入时,细菌间信号传递,出现防御反应,其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清楚,实验研究过程中将菌斑生物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并研究特定信号系统的变化情况,探讨其防御机制,揭示变化的机理。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