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偏头痛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部为著的搏动样疼痛,发作前可有视物模糊、闪光、偏侧肢体麻木或轻偏瘫等视觉或运动先兆,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严重偏头痛定为最致残的疾病,类同于四肢瘫痪、痴呆和严重精神病。偏头痛的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导致患者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而且造成患者脑结构及功能损害,增加了患者药物滥用及脑卒中的风险。目前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多为对症治疗,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只有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丙戊酸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阵挛性惊厥、神经性疼痛以及精神分裂症障碍等多种疾病。大量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对于偏头痛具有显著预防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经口服后能够快速吸收,1-4h 内即可起效,生物利用度较高。但目前丙戊酸钠对偏头痛预防作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本项目通过丙戊酸钠预处理后,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观察丙戊酸钠对偏头痛大鼠模型的影响,从而探讨丙戊酸钠减轻偏头痛的具体作用机制,期望能为偏头痛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及充分的理论依据。
本项目采用公认的造模方法--腹腔内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发现给予硝酸甘油后,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增高,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和c-fos(细胞癌基因fos)的表达增多,NF-κB通路被激活,证实偏头痛发作可能与这些机制有关。使用丙戊酸钠预处理偏头痛大鼠模型,发现与硝酸甘油组相比,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CGRP含量和c-fos的表达减少,NF-κB通路的激活被抑制。由此,本实验首次提示了丙戊酸钠对偏头痛预防作用的机制,是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科技建设以人为本,经济效益是人类劳动成果,没有健康的劳动群体,理想将成为梦幻。偏头痛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神经血管性疾病,使大量患者病后生存质量降低。本项目探讨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的可能机制,旨在发现偏头痛治疗的新靶点。将成果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病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