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术前N分期中PET/CT多模态复合信息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6298116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媛媛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区域淋巴结(N)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主要是由于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都是基于医师对PET和CT的肉眼主观观察,或者单纯测量SUV及大小,缺乏客观复合的定量分析。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就是分析PET /CT多模态影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索PET/CT多模态复合定量工程学分析方法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目的是为临床准确的进行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基于PET/CT图像基础上可靠的、准确性高的无创性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分别是1.建立了NSCLCPET/CT和手术病理数据库并研发了“PET/CT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平台”。该平台是合作研究平台在PET/CT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的具体实现,对于其它具体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医-工”交叉学科领域。2.创立了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PET/CT多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即充分利用PET代谢特点和CT的形态学特点,结合视觉分析、各种定量参数并形成诊断条件。该方法突破了原有医生的常规方法和思维定势,从多个角度充分利用了PET和CT多模态信息,明显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为本领域的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诊断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影响力。3.本项目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利用工程学图像识别的多种技术,深入挖掘病灶CT及PET图像底层,人眼无法识别的与组织病理相关联的特征信息,并找到一些有效的计算机分类方法来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优选了最佳的算法和特征组合的淋巴结计算机自动诊断系统具有极大潜力,并作为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专家诊断的准确性并提高工作效率。
肺癌是目前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也是我国医保的沉重负担。肺癌中,绝大多数是NSCLC。NSCLC患者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术前的精确分期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预后是非常重要的。术前TNM分期中区域淋巴结分期(N)是一项很复杂又非常重要的步骤,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判断病人能否进行手术治疗的关键。本课题为术前明确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伤害和经济损失,提高NSCLC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近十年,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PET/CT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曾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市级课题5项,均按期结题。曾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果奖,黑龙江省新技术成果奖多项等。主编教育部“十一五”本科规划教材《PET/CT诊断学》一部,参编“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核医学》,参编教育部“十一五”成人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参编《PET/CT疑难病例精解》、《分子影像学》等专著,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PET与分子影像》著作的编写。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