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一种三七总皂苷的肠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263606703
  • 单位名称或姓名:祁伟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国内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类型,三七制剂是中国脑血管防治和急性缺血性脑卒指南中的主要推荐用药之一。血栓通胶囊为三七总皂肠溶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心脉瘀阻引起的胸痹心痛、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等,在我国心脑血管中成药用药领域居前,在临床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三七总皂苷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制剂由于其理化性质特殊易导致粘丸和产生静电的问题。通过筛选处方用量及工艺过程优化成功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难点。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成分高、质量可控、治疗心脑血管效果较好的血栓通胶囊,广泛受到专家及患者认可。 (2)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制备血栓通胶囊的原料三七总皂苷PNS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吸收少量水分其粘性就变大,在其制备成肠溶制剂尤其是肠溶丸剂过程中,水分含量非常关键,含水量过低,制备的微丸不完整,含有少量的短柱形物料或粉末较多,水分含量过高,微丸会粘连,粒径变大,粒度范围变宽,因此,需要加入适宜用量的特定辅料进行肠溶微丸的制备是三七总皂苷肠溶制剂研发与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在肠溶层与上药片芯中间增加隔离层包衣的原因是可使上药丸芯表面更加平整,包覆更加完整易于肠溶包衣,并且原料三七总皂苷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增加隔离层包衣也可以提高微丸的稳定性。此外用流化床底喷法最终制备得到肠溶微丸,成功地解决了由于三七总皂苷理化性质而导致粘丸的问题。另外,三七总皂苷肠溶制剂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专业人士和患者一致地好评。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本发明提供的制剂工艺适用的载药量范围较广,药丸比1:3-1:1之间均具有良好的工艺可行性和重现性,这样肠溶微丸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可控范围较宽,可实现针对不同的规格进行胶囊充填。 2.本发明提供的在肠溶包衣过程中,通过处方筛选及辅料之间的配比,成功地攻克了衣液易堵塞喷枪和粘丸的问题,配合较成熟的工艺参数,工艺过程更加可控、稳定。 3.本发明提供的肠溶微丸在体外释放度试验中,在0 .1mol/L盐酸中2小时无释放,在pH=6 .8的磷酸钠缓冲液中30min内释放完全。很直接地说明,肠溶层包覆完整且具有塑性较好的衣膜,缓冲溶液中30min内即可完全释放,说明对于包衣增重及处方工艺的考察较为合理 4.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三七总皂苷肠溶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4)创见与创新: 首先,三七总皂苷肠溶制剂的制备过程中最主要存在粘丸及产生静电的技术难点,但发明人通过筛选处方用量及工艺过程优化成功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难点,如通过加热上药及包衣溶液降低其粘度和优化设备工艺参数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粘丸现象的产生、通过调整处方用量配比明显地改善了隔离层包衣时易产生静电的现象。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采用流化床底喷法最终制备得到肠溶微丸,相比于其他方法如挤出滚圆法、无孔包衣锅制备法等,具有以下优势: (1)制备过程连续,包覆均匀,微丸的完整性较好; (2)原辅料均匀分散成混悬液,丸芯的载药均匀; (3)工艺过程用时较短,更适用于工艺放大; (4)微丸圆整性很好,且粒径分布较集中。具备以上优势的制备方法,在制剂成型工艺研究时,则会更好地保证其成功率。 其次,本发明在肠溶层与上药丸芯中间增加隔离层包衣主要目的是可使上药丸芯表面更加平整,包覆更加完整易于肠溶包衣。 最后,原料三七总皂苷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增加隔离层包衣也可以提高微丸的稳定性,得到了一种高质量的肠溶制剂。 (5)社会效益存在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三七总皂苷肠溶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脑络瘀阻引起的中风偏瘫、心脉瘀阻引起的胸痹心痛、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等)的药物中体现出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因此获得该项发明专利后,不仅保护了技术创新成果,而且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治疗效果更好,更利于人民的需求,产生更巨大的社会效益。后续企业将持续探寻产品的临床价值,提供更多的安全性的用药指导,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可靠的临床用药服务和保障。 存在的问题有待探索。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